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用数据驱动的 “不给糖就捣蛋”,让你的万圣节收获最大化

每年最 “毛骨悚然” 的时节终于正式到来了。

当世界各地的大人们忙着布置万圣节装饰、准备美味零食、举办聚会时,孩子们则在精心谋划策略,一心想在 “不给糖就捣蛋” 活动中收获最多糖果。毕竟,这样的机会一年只有一次!

鉴于能尽可能多收集糖果的时间窗口十分有限,我们希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竞争优势 —— 当然,这要借助 Minitab预测分析模块的力量。为了直观展示这一点,我们模拟了一个场景:通过收集 “不给糖就捣蛋者”(即参与活动的孩子)的数据,来找出哪些因素对最大化糖果收获量最为关键。

我们的研究方法与结果

在这个假设场景中,我们分析了 100 名参与 “不给糖就捣蛋” 活动的孩子的数据。我们统计的指标包括:每个孩子收集到的糖果总数、服装质量(评分范围 1-10 分)、参与 “不给糖就捣蛋” 的时长、活动开始的时段、同行伙伴的人数、步行总里程、访问的房屋数量,以及每个孩子的年龄。

随后,我们运用 Minitab 预测分析模块中的自动机器学习功能,筛选出最适合的模型,以分析这些因素与糖果数量之间的关联。在我们输入的数据条件下,TreeNet算法成为了最贴合需求的算法。以下是我们得出的结果:

最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影响糖果收获量最高的两大关键因素是服装质量和访问的房屋数量。访问房屋数量的影响在我们意料之中,但令人意外的是,步行距离和 “不给糖就捣蛋” 的活动时长,其重要性远低于服装质量。

偏依赖图显示,服装质量与糖果总数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上升关系,且从 “中等” 评分(4-6 分)的服装到 “最佳” 评分(7-10 分)的服装,糖果数量会出现显著跃升。例如,评分为 6 分的服装平均能收获 91 颗糖果,而评分为 7 分的服装则能收获约 134 颗糖果。

此外,我们发现参与 “不给糖就捣蛋” 活动的孩子的年龄,对糖果收获量并未产生明显的倾向性影响。5 岁孩子的收获通常最好,6 岁孩子的收获则最差,9 岁孩子的收获排名第二。

告别盲猜,数据说话!小时候的你,是否也曾希望能拥有预测分析这一 “神器”?那样一来,你就不必穿着随意拼凑的基础款南瓜服或猫咪服拼命奔跑,而是可以花更多时间打造一套极具策略性的主题服装,同时尽可能多地走访住户。

今年,你的孩子不必再经历万圣节收获寥寥的失望。

Minitab 全体同仁预祝您万圣节快乐!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5zozoEW7MTa5-AtuiT-Ndc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