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康定市第二中学一教室内,掌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当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LHAASO工程办主任白云翔将“拉索”发现巨型超高能伽马射线泡状结构的奥秘娓娓道来时,台下数十名高原初中生的眼中,闪烁着对无垠宇宙的好奇与向往。当日,“探秘宇宙微光 点亮雪域星河”——“18名粒子天体物理学家进甘孜”天文科普活动在此启动,一场连接世界前沿科学与中国雪域高原的“科学星光”如期而至。
依托位于稻城县、享有“世界屋脊的慧眼”之誉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以及“拉索”国际合作组会议在成都召开的契机,白云翔、袁强、崔树旺等18位国内顶尖粒子天体物理学家组成“科普先锋队”,从10月27日至29日,将深入甘孜州康定、泸定、雅江、道孚4县(市)及四川民族学院,为11所学校近5000名师生带来为期3天的前沿科学盛宴。
“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启动仪式上,活动发起人白云翔在致辞中动情表示,面对面交流旨在搭建知识与梦想的桥梁,让高原的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激励他们勇敢追求科学梦想。此次,他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袁强及河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崔树旺等国内天体粒子专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精心设计内容,分别围绕粒子物理、宇宙观测等主题开讲,为甘孜学子解读从“拉索”成果到宇宙探索的最新进展。
甘孜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星空观测条件。甘孜州天文科学中心主任汪洋告诉记者:“广袤苍穹为我们仰望星空、探索宇宙提供了自然舞台,激发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民族地区长远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意义。”他表示,这支顶尖科学家团队深入甘孜高原,如一束璀璨的“科学星光”,照亮学子求知之路,在他们心中播下热爱科学、追寻真理的种子。
科学家的倾情讲述,在甘孜学子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今天听了白老师的课,我对物理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康定市第二中学学生丁真降村兴奋地说,“当他讲到伽马暴射线和往探测装置里注水时,我瞬间脑洞大开,原来物理是这样的!我本就选了理科,这些知识对我未来学习大有帮助,感觉从此爱上了物理。”科学的种子,已悄然落入心田。而学生邓建美则从科学家身上汲取了精神力量:“他们探索过程中的艰辛令人动容,这种与困难斗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她还表示,“今天才知道稻城有个世界级的天文中心,我非常有兴趣,以后一定要去看一看。”
启动仪式上,18名粒子天体物理学家被正式聘任为“甘孜州科普辅导员”,成为甘孜州科普工作的中坚力量。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及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分别向甘孜州捐赠了100册由中国科学院曹臻院士与白云翔工程师撰写的科普作品《拉索 打开人类高能宇宙新视界》,以及三套“宇宙线云雾实验室”设备。这些书籍与设备将补充至康定市第二中学、康定中学及甘孜州高级中学的科学教育资源中。
“拉索”坐落于甘孜州稻城县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是国际上最灵敏的超高能伽马射线探测装置。此前,“拉索”国际合作组宣布在天鹅座恒星形成区发现巨型超高能伽马射线泡状结构,历史上首次找到能量高于1亿亿电子伏特的宇宙线起源天体,相关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科学通报》。这一令国际物理学界瞩目的突破,为此次科普活动提供了鲜活而权威的素材,也让专家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中国科学家探索未知、勇攀高峰的精神写照。
据悉,此次活动由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甘孜州天文科学中心、甘孜州科协主办,甘孜州教体局、甘孜州科技局协办。作为甘孜州推动科学普及、助力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它正持续为提升甘孜青少年科学素养、营造全社会崇尚科学氛围、建设“天文科普高地”注入坚实而深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