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前沿】机械化学从生物质制备表面活性剂

研究背景

每天我们使用的洗发水、洗洁精、洗衣液中,都含有一种叫做"表面活性剂"的关键成分,它是去油去污的主力军。目前市面上的表面活性剂大多来自石油,不仅消耗化石资源,还可能对皮肤和环境不够友好。虽然清洁效果出色,但存在两大痛点:环境难降解和皮肤刺激性大

在众多替代方案中,糖基表面活性剂因其天然可再生特性备受关注。这类分子结构犹如"微小的蝌蚪"——亲水的糖类"头部"与亲油的烷基"尾部"结合,能有效去除油污。其中烷基糖苷(APG)已商业化,传统"自下而上"方法(从单糖分子拼接)制造生物基表面活性剂就像是用单颗"糖豆"和"脂肪链"拼接,很难做出糖链较长、亲水性好的产品,导致去污效果和溶解性有限。这就像用短柄的拖把拖地,既费力效果又一般。

如何避免传统方法中单糖单元局限性?

能否直接以原始生物质(如麦麸、锯末)为原料,实现绿色、高效、可定制化的表面活性剂合成?

最近新加坡国立大学颜宁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机械化学策略,通过球磨-热活化协同技术,将纤维素甚至原始生物质(如麦麸、锯末)直接转化为具有可调控糖链长度的寡糖表面活性剂。

1. “自上而下”机械化学策略:球磨-热活化协同促进纤维素解聚与烷基化一步完成

2. 原料适应性广:适用微晶纤维素、麦麸、锯末等多糖原料

3. 性能可调控:通过调节反应条件(温度、转速、醇链长度)精确控制DP值(7.8–26.9)

4. 绿色工艺:减少有机溶剂使用,避免高温高压

🧪 本征化学反应

通过酸催化醇解反应(transglycosylation)断裂纤维素β-1,4糖苷键,同步接枝长链烷基(C6-C14),生成寡糖衍生的两亲性分子。

反应通式:纤维素 + R-OH 烷基寡糖苷 + 低聚糖副产物

研究方法

• 机械化学装置:自制搅拌桨-球磨系统(ZrO2球,5 mm),油浴控温(50 – 110 °C)

• 反应体系:纤维素/生物质 + 脂肪醇(20 – 100 wt%)+ H2SO4(1 – 5 wt%),醚类分散后蒸发形成均相固体

• 表征手段:NMR(DP及转化率)、ESI-MS(分子量分布)、GPC(聚合度分析)、XRD(结晶度)、HPLC(糖组成)

• 性能测试:表面张力、CMC、油滴接触角、zein值(刺激性)、水溶性

关键实验步骤

1. 原料混合后旋蒸去除醚溶剂,形成固体/浆状物

2. 200 mg混合物与400颗ZrO2球装入球磨罐,110 °C下以500 – 900 rpm转速处理30分钟

3. 水提、离心、过滤、中和、冻干得粗产物

4. 醚洗去除残留醇,得纯化烷基寡糖苷产品

关键结果

1. 结构验证:ESI-MS与NMR证实产物为烷基寡糖苷(DP最高至8),含α/β-(1,2)、(1,6)分支结构。

2. 工艺优化:700 rpm + 110 °C时纤维素转化率达70%,DP~12.8;单独球磨或加热均无效。

3. 扩展应用:麦麸/锯末直接转化成功,烷基寡糖苷提取率最高80.4 mol%。

4. 性能优势:

• 低刺激性:zein值(<200)低于商用MES(400)和APG1214。

• 高水溶性:40 °C下溶解度>95 wt%,优于APG1214(~93%)。

• 优异润湿性:C12/C14产物油滴接触角>100°,优于商用表面活性剂。

Take Home Message:核心要点总结

“打碎”:机械力可以将长长的纤维素生物质纤维“剪断”成较短的寡糖链(可以理解为由几个葡萄糖单元组成的小分子)

“组装”:在“剪断”的瞬间,就让另一端原料直接“嫁接”到糖链上,一步合成了目标产物——寡糖基表面活性剂。(实现从"废弃物"到"高值化学品"的转化)

现存挑战与待解决问题

尽管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以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能耗优化:球磨过程的能量效率仍需提高,大规模生产时的能耗成本需要进一步降低

2. 原料适应性:对不同类型生物质原料(如高木质素含量原料)的普适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Kobayashi & Fukuoka, ChemPlusChem 2024(机械糖苷化机理)

2. Liu et al., Bioresour. Technol. 2019, 286, 121364. (生物质机械解聚)

3. Foley et al., Chem. Soc. Rev. 2012, 41, 1499−1518. (可再生表面活性剂综述)

文献信息

标题:Mechanochemical Top-Down Production of Oligosaccharide-Based Surfactants from Cellulosic Biomass

作者:Junyu Mi, Shijie Yu, Chenyi Fang, Shoucang Shen, Kian Hong Ng, Ning Yan*  (新加坡国立大学)

期刊: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2025, 13, 12, 4790–4799

DOI号:10.1021/acssuschemeng.4c10358

发布日期:2025年3月20日

期刊介绍

期刊名称: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名称缩写:ACS Sustain. Chem. Eng.

出版方: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当前影响因子:7.3

分区情况:Q1(环境科学与工程、绿色可持续技术领域)

范围:聚焦绿色化学、可持续材料、可再生能源、废物资源化等跨学科研究

免责声明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0lAvMRPDx0URY39tqOpDX6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