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WePY-小程序敏捷开发实践

引言

本主题虽然在其它地方讲了很多次,但还是有非常多新内容。因为很多东西正在做或者想要做。本次分享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WePY 的介绍

WePY 的用户

上面展示的 WePY 用户不是全部的数据。因为没有办法让 WePY 用户主动上报自己在使用 WePY,所以我只列了我知道的在使用 WePY 的公司,数据比较有限。

就我所知道的,最近有一个刷爆朋友圈的小程序 —— 腾讯疫苗,前端采用的 WePY,后端用了腾讯开源的 TARS 项目。微信支付内部也有大量小程序在使用 WePY 框架。

右边贴的聊天记录是我在 WePY 交流群收集到的用户反馈,就反馈的内容来看,有很多感谢的话,说明 WePY 这个框架确实能帮助开发者提高自己的开发效率。嘿嘿,我没有贴 WePY 的负面反馈,因为我担心一页 PPT 不够贴 。

WePY 的数据

WePY 项目在 Github 上现在有13900多个 Star。拿其它前端框架对比,Vue、React 等 Star 数可能达到了 10W+,但是它们都是国际的项目。WePY 这个项目由于微信小程序的原因,算是一个国内项目,能有13000多个 Star 还是相当不错的。Star 数多不一定代表 WePY 这个框架好,但是能表明小程序这块流量很大,开发小程序也非常有前景。 开发者们需要 WePY 这样的框架来提供帮助。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出现了 Taro、mpvue 等类似的非常优秀的框架。

issues 目前有1300多个。这意味着我每天起床都有超过10条 to-do list 需要处理。加上每天还有公司的其它事情需要处理,比较头大。

pull requests 目前有320多条。相比其它开源项目,这个 PR 数量相当不错,非常感谢为 WePY 作贡献的开发者们。

用户数有4000多。这个数据的来源我是统计的我建立的 WePY 交流群,目前这个交流群里有 4000 多人。

WePY 是什么

将 Web App 和小程序进行对比。Web App 和小程序在功能上类似, Web App 在开发的时候,可能使用 Vue.js 作为其核心库,用 Webpack 进行打包。在微信小程序中,大家可以简单的将 WePY 理解为 Web App 里的 Vue.js + Webpack 的合体。

WePY 的特点

WePY 在开发中到底帮助开发者做了什么事情呢?WePY 又有哪些特点呢?

脚手架:它提供了一个相当于 vue-cli 的脚手架,一行命令生成简单的 demo 项目。用户可以基于这个 demo 进行开发,省去了启动项目前繁琐的配置。

编译打包:原生开发小程序缺失了许多能力,比如 LESS、SASS。很多用户面对这个问题都是做一个简单的 Gulp 编译。WePY 自带了编译打包能力,想用 LESS、SASS、NPM 等可以直接使用 WePY 的打包工具输出小程序可以运行的代码。

核心库:核心库类似 Vue、React 等。WePY 核心库包含一些简单的 API 封装帮助处理一些事情。

特性与优化:开发上,WePY 提供了一些语法糖,可以简单方便的实现一些复杂功能。性能上,小程序本身的性能有一些问题,WePY 把性能上的问题抹平了,开发者不用关心性能这部分。

复用与扩展:复用方面,原生小程序使用 npm 资源需要将相对应的资源下载并放到代码目录中,利用 WePY 可以直接安装 npm 包并使用。扩展方面,在编译过程中,可以随意添加和扩展编译手段,比如 LESS、SASS、编译插件等。

多端:利用 WePY 可以将一份代码运行在小程序、H5 等端。

WePY 的规划

16年8月参加小程序内测,10月份开始着手代码转换相关的工作。在不停的迭代中,我发现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可以将相关的工作抽象出来提供给其它开发者。于是在11月我对代码进行了重构,将 Gulp 编译部分抛弃重写并于 Github 开源1.1版本。

开源之后有很多人关注到这个项目,说明还是有不少人遇到了相应的问题。因此我做了更加具体的优化,在1.1版本上又一次重构,把编译流程抽象,提出了编译器和插件两个概念,方便用户进行扩展。

17年1月份发布1.4版本,对整个开发流程和开发者使用框架时的体验进行了更多优化,包括性能优化等。

1.6 版本开始考虑多端问题:小程序一套代码多端复用。

17年11月左右,小程序推出了原生组件。WePY 本身就是为了解决小程序组件的问题,原生组件发布之后,WePY 的使用场景就没有以前那么强了,所以我开始思考, WePY 需要做一个完全重构的版本。

18年2月份启动了该重构版本,这个版本主要是为了解决小程序原生组件相关的问题,是一个全新的重构版本。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个版本还没有正式公布。敬请期待!

WePY 的实现原理

接下来我会讲一下 WePY 在技术上的实现原理。

WePY 解决的问题

任何一个项目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WePY 要解决的问题就是:

组件化开发:小程序原生组件出现之前,小程序没有很好的组件化开发模式。比如我自己实现了一套 dialog,别人想使用的时候可能要把我的代码拷贝一份。实现了组件化之后,我只要把这个组件给他就好了。

npm 资源:Web 发展至今,npm 库上有非常庞大的资源。但是原生小程序没有使用 npm 资源的能力,WePY 提供了这个功能。

前端工程化:前面提及的打包构建部分

性能优化

友好的开发体验:体验优化

跨平台支持:多端这部分

总的来说,WePY 解决的问题就是开发中遇到的痛点问题。

WePY 的架构

上面是我写的两个核心的部分:CLI 以及 Core。Core 通过 CLI 编译,生成小程序端运行的代码。CLI 部分又分为 wepy、wepy-web ,分别负责 wepy 的编译和 wepy-web 的编译。其上又分为编译器和插件两部分,编译器涉及到目前主流的预处理器,类似 Webpack 的 loader 。插件是在编译之后要做的事情,类似于 Webpack 的 plugin。Core 部分分为 wepy 核心库、小程序核心库和 wepy-web 核心库。wepy-web 核心库比小程序多了 wepy components 和 wepy API 。小程序本身的一些内置组件,比如弹窗组件,想要多端运行都需要封装起来放在 wepy components 。小程序原生 API 需要通过 wepy API 封装。

整个 Core 之上,是用户封装的一些组件,比如上报、异步。还有一些功能组件,比如用户做的弹窗、toast、imageloader 等。

纵观整个 WePY,我的代码会通过 CLI 基于 Core 输出小程序端运行的代码。

WePY 的编译过程

WePY 本身定义了一个文件后缀 .wpy 。编译时将该文件解析并拆分为 Style、Template、Script。拆分时,会解析并记录组件关系,包括事件、引用等。每个节点的信息都会被记录,在注入时生成到 JS 中,在 JS 中就可以知道组件关系并进行调用。生成完之后进入到 plugin,plugin 是用户自定义的,需要进行图片压缩、JS 混淆、wxml 压缩等处理。依次做完这些处理之后才会得到可以在小程序中运行的代码。

以上就是 WePY 的整个编译过程。

多端的实现

在实现多端方面,面临着以下问题:

开发模式

小程序开发模式自成一派,与现有开发模式都不相同。好在使用 WePY 开发时,WePY 使用的是类 Vue 的开发语法,跟 Vue 开发模式很贴近,所以开发模式问题借助 WePY 非常好解决。

标签与样式

小程序与 H5 的标签不一样,但是可以直接做一些简单的转换处理。比如转换为

。样式上小程序有一个 rpx 单位,在 750 px 的情况下直接 /2 将 rpx 转为 px。

模版语法

小程序有自己的模版语法,比如等,解析时可以做简单的转换。

模块化

小程序原生可以使用require,但是H5不可以。好在有很多工具值得借鉴,比如 webpack,browserify。

内置组件及内置 API

因此,多端实现完全可行。我们的一些项目完全利用 WePY 实现多端。

生态

上面是在 Github 上看到的一些 UI 库,大家在使用 WePY 开发的时候可以直接利用这些 UI 库进行二次开发。右边是网上收集到的开发资源,包括开发组件、第三方模块等。Github 上 WePY 关键字搜索结果有900多页。从用户反馈来看,用户选择 WePY 的一个原因也是 WePY 诞生的时间长,生态比较完善。

WePY 的规划

现有问题

WePY 目前存在的核心问题是

静态组件编译

WePY 项目做的比较仓促,花了大概一个多月就上线了。最开始只是为了解决组件化的问题。因此它采用了静态组件编译这套方案,在编译组件时,直接将我写的组件进

静态组件编译

WePY 项目做的比较仓促,花了大概一个多月就上线了。最开始只是为了解决组件化的问题。因此它采用了静态组件编译这套方案,在编译组件时,直接将我写的组件进行静态替换,将我写的组件注入到页面中,做了一些隔离相关的事情。这导致动态 repeat 时会出现比较严重的 BUG。这是设计上的缺陷,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语法解析

xml 的解析用了一个存在问题的库,导致 xml 解析时经常出错。js 的解析设计之初没有考虑用语法树解析,而是使用正则进行解析。因为目前仅涉及解析和语法注入,实现起来都比较简单,所以没有考虑用 AST 语法树进行解析,导致用户没有按照规范写的一些代码在解析时会出现错误。

类 Vue 语法

从用户的反馈来看,大家更希望用 Vue 的语法而不是类 Vue 语法。这两个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数据绑定性能优化

数据绑定时做了一些优化和处理。但这些优化和处理是通过脏数据进行的,帮助用户减少 setDate 的次数。但是后来再看,这块还是有可以优化的空间。

错误处理机制

目前 WePY 的错误处理还比较简单,没有一个通用的错误处理机制。用户在使用和编译时的报错很难追溯和定位。后面希望能做到在报错时可以定位到报错的文件和代码。

测试用例覆盖度

WePY 目前只有核心库被测试用例覆盖。CLI 部分很复杂没有做测试用例覆盖。这导致目前大部分问题都和 CLI 相关。在下一个版本要全部被测试用例覆盖。行静态替换,将我写的组件注入到页面中,做了一些隔离相关的事情。这导致动态 repeat 时会出现比较严重的 BUG。这是设计上的缺陷,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语法解析

xml 的解析用了一个存在问题的库,导致 xml 解析时经常出错。js 的解析设计之初没有考虑用语法树解析,而是使用正则进行解析。因为目前仅涉及解析和语法注入,实现起来都比较简单,所以没有考虑用 AST 语法树进行解析,导致用户没有按照规范写的一些代码在解析时会出现错误。

类 Vue 语法

从用户的反馈来看,大家更希望用 Vue 的语法而不是类 Vue 语法。这两个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数据绑定性能优化

数据绑定时做了一些优化和处理。但这些优化和处理是通过脏数据进行的,帮助用户减少 setDate 的次数。但是后来再看,这块还是有可以优化的空间。

错误处理机制

目前 WePY 的错误处理还比较简单,没有一个通用的错误处理机制。用户在使用和编译时的报错很难追溯和定位。后面希望能做到在报错时可以定位到报错的文件和代码。

测试用例覆盖度

WePY 目前只有核心库被测试用例覆盖。CLI 部分很复杂没有做测试用例覆盖。这导致目前大部分问题都和 CLI 相关。在下一个版本要全部被测试用例覆盖。

编译

上图是2.0版本编译部分的对比。左边是 1.0 的编译,右边是2.0正在做的事。前面有讲到1.0的编译是把.wpy 文件放到 CLI 中进行编译。CLI 本身涉及编译器和插件。在2.0中,将文件编译修改为了入口编译,从 App 入口,通过 CLI 自动解析依赖,CLI 中也只有插件,所有的核心功能都将通过插件实现。最后生成的除了小程序文件,还有 Vendor 文件(Vendor 文件是指所有的 npm 包都会打包到这个文件内)、资源文件以及自己引用的模块的文件。

插件化

编译的核心部分是参考 Webpack 做的插件化编译。插件化的概念参考我上面做的图:固定一块板子,板子上有固定数量的挂钩,每个挂钩都可以挂不同的东西。每个挂钩放什么不清楚,但是每个挂钩都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我只需要规定编译的流程,通过在挂钩中写不同的内容实现整个编译流程。所以整个编译过程变为:配置初始化➡️核心编译➡️输出文件。

插件化可以提供更高的扩展性和可复用性。所有的核心功能都依赖插件进行。用户觉得某个功能不合适的时候,完全可以自己写一个插件替换掉核心功能。用户可以对编译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修改。

数据绑定v1

v1 的数据绑定:在初始化的时候对数据进行深拷贝做数据备份。每个流程都会预置 apply 动作,比如有一个点击事件,点击事件对数据进行修改后进入到 apply 流程,在 apply 流程中进行深比较得到脏数据,脏数据最终进入到 setDate 中。

右边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图:小明对文件 B 进行修改得到 B+,老师将 B+ 和 B 进行对比,得到修改的数据。这是一个同步流程。当小明叫小红修改 C 文件时,如果老师不再,需要小红主动叫老师对 C 文件进行对比。即手动调用 apply 流程。

数据绑定v2

2.0 使用了 Vue 的数据绑定机制。在初始化时生成 Render Watcher,每个数据初始化时都会添加 observer。修改数据时记录修改的 key-path 并加入队列中,所有的修改动作都会触发 Watcher。在一个 nextTick 时间内会清空队列,并在 Render Watcher 中进行 setDate。setDate 环节根据记录的 key-path 进行 setDate。

相比小明和老师的故事:小明在修改文件时会主动记录修改的内容并发起通知,小红的操作方式与小明一致。当老师收到通知时,根据小明、小红的修改记录对修改的内容进行 setDate 的处理。

这种优化方式不需要手动调用 apply,也不需要关心异步流程。

质量

第二个版本会先在内部项目运用,内部实践之后没有问题再开源。另外2.0版本测试用例覆盖度要完全覆盖。

开源经验分享

规范

如何保证开源项目的质量?

第一是文档规范。Readme 部分要言简意赅的讲明这个项目能做什么,一个简单的示例说明如何启动项目。Readme 要简洁,大家一眼能看到他想要的东西。

第二是 CI。将对应的状态放在 Readme,让开发者可以更安心的使用这个项目。

第三是 license。

还有 contributer 文档,代码规范、Git 规范等。

测试使用了 Mocha 和 Istanbul,集成使用了 TravisCI,部署使用了 npm 和 lerna。

推广运营

推广运营方面主要靠自己发文章,做外链。另外我在公众号和微信群推了自己的文章。微信群做了一个机器人放入群码。

后期维护

后期维护主要是文档、issue、pr 和新的计划维护。右边的图,灰色部分是我没打标签的 issue。下面闭合的是我在相应时间点处理完的 issue,没有闭合表明这个 issue 还在处理中。

WePY 2.0 目前处于内测阶段,10月底会发布公测版本。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926B1XXB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