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大数据时代,你的个人信息值多少钱?

今天,有一个朋友非常惊恐地来找我,告诉我他刚刚换了个手机号,昨天浏览了一个网站,今天就有人打电话过来问:“您好,请问你之前是不是在摆渡上浏览过xxx,我们公司...”朋友懵了。

这意味着...信息泄露了?

那是他刚换的手机号,没有注册过任何账号,也没有向任何人公开过号码。

所以,这信息到底是怎么泄露的?

我们第一反应会不会是浏览器的浏览记录能够获取用户的信息。

针对这点,我们去问了专门的人,对方表示PC端的话可以获取当前的地理位置、IP地址、电脑配置;移动端的话CMWAP容易泄露手机号。

作为一个对专业术语不感冒的人,贰叔专门去查了什么是CMWAP。

以上均为网友整理,官网没有作出具体定义。

按照这种说法,那移动会不会就是罪魁祸首?把信息采集之后进行贩卖。

或者是浏览器直接通过浏览记录采集用户数据?

当然,这一个大胆的想法当场就被打了脸。

专业人士告知说,主要是网站问题。如果网站内设有捕捉信息的工具,信息就会被泄露,以CMWAP链接进入,概率更是会增加。

所以此次信息泄露根本原因就在于网站。但这种信息采集的方式足以让人担忧。

关于个人信息,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想要保证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很多人都向贰叔反映过,自己在浏览器上逛某宝或者某东的时候,浏览完毕打开其他网页,右下角就会弹出各种产品的推荐,而推荐的产品,就是原先在那些商城里浏览过的或者类似的产品。这就不禁让人思细级恐。

说浏览器贴心吗?当然不是。

是个人的浏览记录和消费行为习惯被赤裸裸地被公之于众,而我们却无可奈何。

在这个数据时代,互联网最喜欢的是什么?用户姓名地址手机号?这都是死数据,用处其实并不大。

用户行为才是互联网人眼里的香饽饽。你喜欢在网上浏览关于汽车的内容,隔天就能接到汽车4s店的电话;你在网上看房,隔天就能接到房屋中介的电话;你在网上找装修风格,隔天就能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

他们都是从哪里得到你的信息的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工具,叫“爬虫”。

之前马蜂窝数据被扒得一干二净,就是乎睿数据团队用爬虫抓取的数据。

你在网页上遗留的cookie,爬虫可以直接调走你的cookie,里面基本上什么都有。所有的信息整理出来打包贩卖到各行各业,各取所需。

曾经遇到这样一个案例,银行给自己的一些客户每人免费赠送了一个某品牌运动手环。客户们非常开心,认为银行对客户贴心周到,好感度暴增,并且每天佩戴手环。

这个手环也很智能,可以支持公交地铁刷卡、微信QQ来电等内容显示、多种运动数据实施可见、睡眠计步自动检测、防水等。

大家可能没有发现什么异样的地方,不过再仔细想想。

运动数据加上时间可以了解到你上下班时间点是属于步行、乘坐公交还是自家开车;运动速率平稳的状况下你的心率可以了解你的身体状况;睡眠检测可以了解到你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情况。

出行方式可以大致分析出经济状况,可以把开车族的数据贩卖给保险公司,乘坐公交车的人算是潜在客户,可以把数据贩卖给汽车4s店;医疗数据可以贩卖给私人医院;长期睡眠情况不好的多是有睡眠障碍或者焦虑,这种数据可以卖给私人心理医院。

你有多少价值,你的个人信息就有多少价值,甚至比你本身更有价值。

如果某天你突然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不要奇怪,不要讶异,这个就是享受大数据便利的同时需要付出的代价。

同样,不要认为自己是这个大数据时代的受害者,大多数人也在扮演着施暴者的角色。

扪心自问,你是否有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用户的信息?你是否望着电脑屏幕拼命分析着用户画像,试图通过这些画像了解更多用户的信息?是否尝试各种手段拉拢客户为获得这个用户身后更多的资源?

如果有,恭喜你拥有了一个互联网人该有的意识,也恭喜你成功被互联网侵蚀。

可笑的是,对待同一件事,人们永远会有双重标准,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了,会去责难别人;而当自己去泄露别人信息的时候,只会认为时代如此,为什么别人会朝自己发难?

再后来,当一种不正当的行为成为了司空见惯,只要不牵扯到个人利益,这种行为就成了默许的存在。因为谁都无法保证不曾参与其中。

也有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保证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当然有,关掉电脑,关掉手机,卸载各种社交软件,退出网民圈。

不过这时,你会变成一个与世隔绝的“原始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最终被时代淘汰。

这就是互联网,你爱之深恨之切的互联网。

而个人信息,就是你与这个时代交换的筹码。

贰叔

一个探寻生活真相的男人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1026G1PV4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