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JobMarket 传媒三问

今天 JobMarket 的记者来采访了一下我院三位同事。我也有参加。其中,有三个好问题。

采访的时候已经口头讲过,也拍了video,十二月初相关观点会见报。本着自己采访自己写的原则,我再用文字回答一次。如遇 Blog 与采访版本有出入的地方,就随便以哪个版本为准吧。用行(黑)话说,是因为受众不同。直白点所,就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原理。我坐在学校的会议室,和我坐在家里书房,想到的东西自然不同。

## 1、互联网下的中国香港传媒现状?

一句话总结就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中国香港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是很先进的。看2018年6月的数据,中国香港的国际带宽达到59Tbps [OFCA]。同一时期,大陆的国际带宽是 8.8Tbps [Xinhua]。如果要算一下人均带宽,中国香港几乎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而且这只是物理上的差异,如果把防火墙等政策因素也加进去,中国香港的网络可以说是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一大因素。

关于中国香港的网络,用户的体验是很明显的。好多年前,中国香港的家用带宽就达到了 1 Gbps,每月200的网费。这样的带宽,不仅可以支撑各种网络应用,放一台服务器都没问题。至于移动网络,就更明显了,中国香港换代的速度,直观感觉比其他地方快1-2年。这得益于中国香港的人口密度高,建筑物集中,升级设备更容易。

这样优秀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本来具备很大的先发优势,是各行各业的助力,可是20多年下来,中国香港给人留下了一个落后的形象。这种落后是整体性的,不单是传媒行业。所以说,“起了大早,赶了晚集”,是个很贴切的形容。起步早是很明显的。就举个传媒业的例子。我们最近研究了约80个中国香港媒体的网站,很多老牌媒体的域名,都是在94、95年注册的。这个意思就是,互联网刚铺开的时候,他们就跟进了。那个时候的老媒体都很锐意进取,不想错过这班车,几乎每家都开网站。直到3年前,原生网媒的网站数量才赶超过来。至于为什么“赶了晚集”,路上在哪里耽搁了,我们需要找专家再进一步探讨。

## 2、在大数据时代,对传媒人的期许?

传统上,新闻只讲究发现问题,揭露真相。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给公众提供可能性。以前记者关心的是 What has happened。现在,有了开放数据,有了简易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我们可以探讨的是 What could have happened。这个 could 很关键,它从被动地陈述事实,变为了主动地探索可能性。

比如,2018年 GEN 的数据新闻奖(DJA)上,来自 FiveThirtyEight 的作品 "The Atlas Of Redistricting",获得了 "News data app of the year" 这一大奖。

图:通过改变选区的边界,可以让民主党取得超过共和党的优势

2016年的美国大选,川普赢了,共和党赢了。这个是已知事实。但是,如果我们把选区的边界稍加修改,选举的结果是否会不同呢?FiveThirtyEight 通过细粒度的县级数据,告诉我们,这是可能的。比如上图就呈现了一种情况,通过改变选区的划分,让民主党将占有优势 —— 注意,选民还是那些人,他们的投票倾向保持不变,唯一变的是,他们在哪个票站投票。这个现象叫做 Gerrymandering ,原理有点像中国古代的经典故事“田忌赛马”。Wikipedia的这张图很好地解释了这一个现象:区域内的选举直接使用多数获胜的原则;下图展示三种不同的边界,导致三种不同的红蓝席位数量。

图:Gerrymandering的示例。来源:Wikipedia

以前我们做不到这样的报道,因为没有数据可用,记者顶多采访一下有分量的人物,拿几个quote,来佐证自己的观点。现在有了开放数据,有了简易的工具,很多学校的课程也进行改革,让数据技能,成为如写作、摄影这样的“标配”,新闻生产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这无疑是个好作品。但类似的作品,如果出现在选举过程中,似乎又会对结果造成引导,比如鼓动“配票”。那就会引入一个经典的有关新闻专业的问题:记者究竟是只当旁观者,还是可以参与新闻事件?

还记得那张经典的普利策获奖照片吗?苏丹的一个小孩,骨瘦如柴,正挣扎往救助站,倒在了地上,背后有一只秃鹰正在等着。这张照片1993年在纽约时报刊登,1994年获奖,而其作者 Kevin Carter 在获奖后不久即自杀。照片刊登后,很多读者关心小孩的结果,Kevin的回复是不知道。时报的编辑,也表示无法查证小孩最终是否到了救助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The vulture and the little girl”,进一步了解。

这个案例经常被拿出来讨论。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case by case”,即随机应变。而当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人们都会本能地作出反应,不是理性思考后的最优决策。关于这个问题,想太多也没用,到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老思保留答案,但可以分享几个心得。第一,不存在纯粹的观察者,这是量子的体系告诉我们的,观察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我们所看到的结果,就是因为我们的观察行为导致的。第二,传统新闻教育太强调 Critical Thinking,忽视了 Constructive Thinking。其实,除了发现问题之外,你也可以更进一步,尝试解决问题的;或者,至少指出一些可能性。第三,子曰,君子不器。在一个专业所习得的技能,往往可以迁移到别的专业,有时候甚至形成“降维打击”。所以孔子几千年前就问同学们:为什么要把自己局限在一小处呢?

## 3、年轻人如何准备?

官方回答,当然是

T型人才

。不管下一段话讲什么,我整体上是鼓励同学们成为T型人才的。年轻人有精力去追求,也不怕碰壁,先做几年T型人才没什么不好。

但是,成为T型人才,需要下巨大的时间成本,未必是每个人都能够支付的。今年春季,我简单谈过多维度,就是讲这个问题。现在的年轻人想法多,不满足于T型,还玩Slash,每个都想成米型人才。很多人后来透支精力,变得焦虑。

另外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大多数组织是更喜欢I型人才的。T的这一横,经常无处安放,随便做一个伸展运动,就不小心插入了别人的地盘。所以,有志T型的同学,除了练习张开双臂外,还要练习龟缩神功,适当隐藏实力。要不,整天一横到别人脖子上,大家都难受。

Refs:

Office of the Communications Authority - Capacity of External Telecommunications Facilities. (n.d.). Retrieved November 15, 2018, fromhttps://www.ofca.gov.hk/en/media_focus/data_statistics/capacity/index.html

China Focus: China has 802 million internet users - Xinhua | English.news.cn. (n.d.). Retrieved November 15, 2018, from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2018-08/21/c_137405424.htm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1116G1HNG8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