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2018,有哪些「小众社交」让你眼前一亮?

摘要

微信、微博在人群覆盖上有压倒性的优势,很显然它们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这也给其它社交产品带来机会。

前两天看到一条吐槽微信的帖子,原作者称微信是全国最「智障」的社交软件。评论很精彩,诸如文件大小限制、不支持动图、朋友圈提醒机制等吐槽被点赞最多,还有一条评论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然而还得被迫使用」。

微信在人群覆盖上有压倒性的优势,很显然它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这也给其它社交产品带来机会。今年 8 月份,锤子科技的子弹短信横空出世,高效的语音输入解决了微信一直被人诟病的「长语音」问题。虽然子弹短信的后续发展并不理想,但至少让不少社交软件看到了希望,也给微信自己敲响警钟。在子弹短信发布后不久,微信就传出了内测语音进度条的消息。

想要做社交的不止子弹短信一个,今年市场上诞生出了不少有意思的社交软件。有的靠独特的创意玩法抢夺用户时间、有的切中用户痛点提升效率,这些看似「小众」的社交 App,让用惯了微信、微博的人们眼前一亮,并快速涌入。行业的冬天来了,但社交领域仿佛有万物复苏的迹象。

子弹短信:效率至上,用语音「突围」微信

子弹短信的蹿红和老罗个人的影响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它的切入角度,正好是微信最核心、也最让人诟病的地方——语音。当年微信加入语音对讲时,这是一个提升效率的功能,但随着联系人变多、语音功能被滥用,大段的 60 秒语音成为很多人的梦魇。再加上微信一直以来对新功能的保守态度,这才让不少人纷纷逃离微信,开始尝试子弹短信。

子弹短信用高效率的语音输入提升了沟通效率。在输入框中有个蓝色按钮,点击可以给好友发送语音,并自动转化为文字,在接收的那一端显示的是文字消息,对话框左下角还有个小小的播放按钮,点击就可以播放语音。这样发送的一方可以随手就发消息,接收者也能直接看到文字,有个别错误可以听语音来对照。另外在子弹短信中还有语音进度条,这是微信用户一直想要的功能。

其实微信里早就内置了语音转文字,还有语音输入的功能,但问题是都需要进行二次操作,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微信有这些功能。子弹短信正是从这个痛点切入,解决了微信的一个大问题。

但必须要解释的是,拿子弹短信和微信这样对比并不合适。现在的微信已经不只是个通讯软件,它有十亿用户,微信做功能的增减决不能只考虑效率一个方面,也不能只考虑一部分用户。类似的道理放在 iPhone 和其它手机上也一样。

举一个例子,微信两个月前加入了自制表情的功能,很多人都觉得太简单、太鸡肋。但前两天我发现,亲戚群里的父母、爷爷奶奶玩得不亦乐乎。对他们来说,或许微信就是整个互联网,微信把这个功能做得十分简单,他们才更容易使用。微信中有大部分这样的用户、这样的功能。

子弹短信在前期的用户表现、口碑、资本重视程度都十分亮眼,但后劲显得不足。也许它很难动摇微信的根基,但足够让微信产生一点焦虑。就在子弹短西推出后不久,微信就传出了内测语音进度条的消息。微信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

一罐、Ta 在:每个人都有平等表达的权利

和微信同等待遇的还有微博,虽然它的地位已经不可撼动,但僵尸粉、广告、时间线等问题也一直被人诟病。海量的用户带来了流量、收入,也反而滋生了网络暴力,让很多人不敢轻易发表观点,于是有人做出了「反社交化」的 App。

一罐为那些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树洞。每个罐子代表一个主题,用户可以自由地在里面进行表达和交流。不同的是,一罐保证了绝对的匿名,它没有所谓的大 V 设定,每个人都平等。它去掉了社交媒体中常见的个人主页、关注、搜索,甚至连用户名都可以随意改变。

绝对的匿名让表达没有了束缚,这样的自由反而让一罐成为了最安全的树洞。用商业化、大众接受度这样的标准去衡量它,就显得用不上力。没有大 V,意味着它对品牌宣传没什么用,没有用户名,很多人也没有动力去经营账号。于是留下的只有一罐想要的那部分用户,不带其它目的,只为表达和交流。

类似的还有 Ta 在,它解决的是社交媒体内容单一的问题。我们在使用微博时,所看到的内容全部来自关注的大 V,也就是自己的社交关系链,但是大 V 发布的内容自己并不一定喜欢。平台会用标签来给内容分类,但又很容易让这种标签固化。于是 Ta 在想到了一个新方法,用你自己的行为来寻找同类。

Ta 在是一个社交平台,但去掉了关系链和标签。用户可以发表图文、提问、链接、文章四类内容,系统根据内容的流行度按色彩划分,暖色代表大众,冷色代表小众,你发送的内容越是大众化,系统就会把它推向更多的人。同样的,首页内容也会根据你的行为来推荐,比如你经常发影评,系统就会给你推更多的电影内容。

和一罐一样,Ta 在中并没有个人主页、关注、搜索,这里面的点赞叫做「GMM」,意思是 give me more。你点击 GMM,就代表想看到更多类似的内容。不同的是,你要为内容点赞,而不是为人点赞。

当你主动发表、主动点赞的行为越来越多,系统向你推荐的内容也就越准。理想状态下,Ta 在首页是千人千面的,并且会根据你的行为不断进化,Ta 在称这种方式为「智能社交」。没有关系链,意味着每个人的内容都有机会被别人看到;没有标签,意味着内容是多元的,人也是立体的。

ZEPETO:新时代的「QQ 秀」

社交软件绝不只是工具那么简单,玩法也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 00 后喜欢 QQ 胜过微信的原因。前几天,一款叫做 ZEPETO 的软件突然刷屏,它就是用 3D 捏脸这种玩法吸引了大量用户。

虽然 ZEPETO 的定位是社交,不过很多人都是被可爱的 3D 形象吸引而来。ZEPETO 甚至允许你在不注册账号的情况下,先制作一个形象来玩。它提供了丰富的自定义选项,针对头发、脸型、五官等细节都能进行调整。最终,制作成的 3D 形象会成为虚拟世界中的你,然后就可以开始「社交」了。你可以添加好友,逛逛他的家,一起合照,还能发送有趣的定制表情包。

是不是有点像 3D 版的 QQ 秀?没错,ZEPETO 和知名通讯软件 LINE 是兄弟公司,而 LINE 玩表情包可是鼻祖。ZEPETO 以这种方式切入社交,应该就是想复制 LINE 的成功。用新鲜玩法来吸引用户,是社交媒体惯有的套路。即使是现在被人吐槽「老土」的微信,当年也是靠语音对讲、附近的人、打飞机等玩法吸引了大量用户,然后才崛起的。

捏脸不是个新玩法,从 QQ 秀到游戏中的捏脸,再到现在的 ZEPETO,都是人在虚拟网络下,对个性释放的一种需求。由此衍生的用户激增、虚拟商品变现也是顺理成章。

人们会对老的社交软件厌烦,就是因为它在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后,忽略掉了一小部分人。所以其他社交软件才有机会「突围」,或是解决这些痛点,或是创造一个足够吸引人的新功能。人对表达和交流的需求不会变,变的是方式。

2018 年迎来了第一批 00 后的成年礼,新的社交产品也在围绕这些未来的生力军,做新的尝试、新的改变。任何社交巨头在成为巨头之前,最先接受的一定是年轻人。他们没有社交关系链的包袱、对旧产品没有使用习惯上的依恋,所以抓住了他们,可能就抓住了未来。

社交软件领域还存在的一个变数就是今日头条,头条系产品对用户时间的抢占是有目共睹的。最新的消息是,今日头条即将推出一款社交产品「飞聊」,有这样一个巨型独角兽的加入,社交领域的比拼会更加精彩,让我们保持期待。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www.geekpark.net/news/236063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