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数据泄露事件层出不穷 今年都在“亿级以上”!

本文转载自法制日报

2018 年,对于互联网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业务愈发渗入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新技术与传统社会秩序之间的适应性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今天在深圳召开的第七届北大-斯坦福互联网法律与公共政策研讨会,即以“新时代、新规则、新秩序”为主题,聚焦于2018年全球互联网行业的共同问题。近 30 位国内外顶尖专家学学者,以演讲和对话的形式对数据保护与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政策,治理与伦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区块链和金融科技等问题展开讨论。

“虽然各个国家的法律背景和法律制度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也会发现,这些不同的司法辖区都在面对着共同的挑战,包括人工智能挑战和如何来管制互联网等。”腾讯公司总法律顾问Brent Irin说。

数据保护问题即是各国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之一。仅从2018年来看,数据泄露事件层出不穷,以致于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王融称2018年是“数据保护方面非常灰暗的一年”。数据泄露事件不断发生,规模越来越大,今年的数据泄露都在“亿级以上”,包括从2017年年末的美国最大三家征信机构之一的Ehuifax的数据泄露,到中国最大酒店集团华住集团的数据泄露,再到新近万豪酒店集团的数据泄露。数据滥用的话题也在今年受到,最著名的莫过于Facebook丑闻。此外,数据歧视以及执法机构对数据的跨境获取等,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遗憾的是,“我们目前并没有找到特别清晰的思路。”王融说。

事实上,时代在发展,关于个人数据信息保护的观念及制度也一直在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周汉华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观念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是很传统的阴私观念,二是民法上的隐私观念,三是公法上的个人信息保护观念,四是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观念。

周汉华指出,从信息时代进入到数据时代,这个时候如何使用数据与开发利用数据,“就成为任何一个主体不可回避的战略性选择”,而与之相伴,出现了新的个人数据观念。尤其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及其他一系列的重要文件,系统地部署大数据的开发利用之后,各种政策文件就开始逐步采用过去仅仅作为科技词汇的“数据”概念。“十多年前讲数据,基本上都是科学家在用,但是今天,个人数据、大数据早已不是一个科技词汇,而变成一个政策词汇。

周汉华分析,这一时期的特点在于:突出强调大数据开发、开放、利用与共享,要突出竞争优势;同样重视信息安全与个人数据的保护;个人数据的观念仍然在形成过程的初期。“我们正在经历这个过程,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观念到底是什么关系,观念还在磨合中,不同的主体对个人数据观念的接受度也不尽相同。”

王融认为,在过去20年中,数据保护的议题是相对稳定的,我们个人权利的保护,但在当下讨论数据问题的时候,我们则“陷入了多维思维的框架”,包括从技术模式的创新,到平台数据的开放与垄断,再到围绕数据的市场竞争,以及从国家视角出发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家数据安全等问题。王融呼吁在当下的环境里,用更开放的视角,用更精细化和科学的办法设计更好的政策,更强地放大数据保护正向的能力,更小地弱化它带来的负面效果。

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 Michael Klausner指出,中、美、欧在对待隐私和数据保护上有不同的标准、视角和做法。2018 年,随着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简称GDPR)的执行,全球对包括数据保护在内的互联网法律和公共政策的与讨论达到了新的高峰。

探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合规负责人Isabelle Hajjar认为,欧盟制定GDPR的一个目的就是重振信心和信任,但GDPR并没有实现这一目的。比如,GDPR的本意是实现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但却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合规成本将中小企业置于不利地位,反倒对大型互联网公司更为有利。

而且,GDPR的制定已经对人工智能、区块链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数据最小化、匿名化与AI需要巨量的数据相冲突,解释权虽然没有规定在GDPR条文中,但也难适用于人工智能系统。此外,区块链交易的不可逆性、不可篡改性等直接与被遗忘权、更改权相悖。物联网、量子计算等也是法律的制定者未来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本次研讨会上,对于人工智能政策的度也很高。在2018年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曾提出了人工智能的四可理念,即未来人工智能是应当做到 “可知”“可控”“可用” “可靠”。

在本次会议上,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将上述“四可”翻译为“ARK”方舟(Aailable, Reliable, Comprehensible, and Controllable. ARCC, or ar-k.),以方舟的寓意来类比“四可”的重要性,同时详细解释了“四可”背后的涵义。司晓说,腾讯的愿景是通过“四可”这样的一个道德框架开始,去帮助AI开发者和他们的产品赢得公众的信任。一个新技术的诞生本身无关好坏,而让这些技术能够成为“好技术”是我们的责任。

“北大-斯坦福互联网法律与公共政策研讨会”由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主办,腾讯公司支持的学术研讨会。自2012年首届研讨会成功举办至今,已在美国、英国、中国轮流举办六届,每届针对互联网与法律前沿问题设置不同议题。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1211B188MQ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