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液冷基站来了,省电30%

基站电费是运营商一笔不小的开支,可不可以像数据中心一样,引入水冷系统来降低能耗,减少排放?

液冷基站来了!

2018年12月10日,诺基亚官网宣布,诺基亚、Elisa和Efore已在芬兰赫尔辛基的一栋公寓大楼里部署了全球首个液冷基站系统。

据报道,该液冷基站系统有三大优势:

•省电30%,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80%

•移除了空调和风扇,大大降低了基站运行噪音

•可回收基站排放的废热,二次应用于公寓大楼的供暖系统

众所周知,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是业界一直追求的目标。海量数据处理产生大量废热,为了保障设备在恒定的温度下稳定运行,制冷系统是数据中心的耗电大户,为此,数据中心已经历了从风冷向水冷再到自然冷却等技术演进。

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同样担当着处理和传输海量数据的重任,但自从诞生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空调制冷方式。

面向5G万物互联时代,海量设备联网,数据流量需求持续猛增,网络负荷大幅增长,基站耗电与排放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基站的制冷系统也需要像数据中心一样不断改进。

为什么需要液冷?

基站电费,可能是移动运营商当下最头痛的问题。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基站是耗电大户,大约80%的能耗来自广泛且密集分布的基站。据统计,基站电费至少占据运营商OPEX支出的15%。在一些国家,基站电费占据了基站总成本的50%。

如今,基站设备价格在不断下降,运维服务费用也在不断下降,而随着基站数量和网络负荷的增加,基站电费却在不断攀升,这显然与当下运营商降低OPEX的主调不一致。

粗略统计,基站耗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基站主设备能耗、供配电能耗和制冷能耗。

其中,如上图,空调制冷能耗占据了基站总能耗的30%左右。

在我国,很多偏远地区的基站仅是为了保障覆盖,话务量和流量极低,但空调制冷系统常年运行,估计空调制冷能耗占据了基站总能耗的50%以上。

基站耗电非常厉害,相对于数据中心,估计基站更耗电。

基站设备的内部结构主要包含:BBU、射频(RF)单元、功率放大器(PA)、天线接口等,BBU负责数据计算和处理,功率放大器(PA)和射频(RF)部分负责数据的无线传输。

也就是说,基站不但有处理数据的“计算功耗”,还有功率放大器(PA)和射频(RF)部分所产生的“传输功耗”,而功率放大器功耗有一半以上作为废热而损失。

而随着从2G到5G不断演进,旧设备不能淘汰,新设备不断添加,多网共存,基站耗电量不断上升。据统计4G时代新增LTE设备后,基站耗电量增加约20%,未来新增5G设备后,必然会进一步增加耗电量。

网络技术在不断演进,设备在不断更新,但基站的制冷系统30多年来几乎一成不变,还是采用传统空调,而由于空气的容积热容量大约比水小4000倍,与液冷系统相比,传统的空气冷却系统能效太低。

基站需要更先进的制冷系统。

液冷基站的原理是什么?

诺基亚只是发布了一个新闻公告,并没有公布其液冷基站的原理。

我们只能抱着对技术的探索精神,广查资料,试着来解读一下其原理。

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诺基亚贝尔实验室早在几年前就在研发液冷基站。在2017年的MWC上,诺基亚就曾展示过贝尔实验室的液冷基站技术。

先睹为快…

但只是目睹了真容,里面的原理不得而知。

继续探索…

2015年,诺基亚曾和运营商Orange进行过液冷基站实验,里面的一些细节有点意思…

如上图,该实验系统主要有热交换构件、水箱以及水泵等组成一套冷却循环散热装置,用液冷的方式代替基站空调。

由于冷却液需流经设备的热源的接热面,需要对基站设备(比如射频和功放模块)进行改造,比如加装冷却液流道,以更加靠近热源,减少冷媒输送能耗,提升冷却效率。

液冷技术不只是比空气冷却更节省能耗,它还利于二次利用基站排放的废热。由于采用液冷技术输出的热水温度约为50-60°C,很多基站都安装在建筑楼上或与建筑物相邻,它可以用于生活热水供应,甚至供暖,二次应用的价值远远高于废气。

诺基亚官网就提到,该冷却基站可回收废热,二次应用于公寓大楼的供暖系统。

甚至,我们还看到,有机构正在研究利用液冷基站的热水回收,通过膜蒸馏技术来对水进行净化处理。

具体如何实现的,不清楚。总之,液冷基站来了,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好技术。

通信路上,一起走!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1216A0XIF0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