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IS基本概念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
要素模型(Feature)
它是描述地理空间数据对象的基本单位,它描述了一个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地理实体,如:一条河流、一座桥梁都可以理解为要素
栅格数据栅格数据是从上向下拍摄的地球照片,使用离散单元存储其值,图片的每个像素点都有一个指定值服务器本身存储,传输速度快,服务器压力小,多为png,jpg,gif数据量大,更新慢
矢量数据矢量数据是仅仅存储节点,比如箭头,线条,点等。存储的是对象的轮廓,而栅格数据适合表达对象的内容。矢量数据类型有点、线和面。数量小,数据更新快服务器压力大,技术要求高
栅格数据对比矢量数据缺点
1、现象识别效果不如矢量方法,难以表达拓扑。2、图形数据量大,数据结构不严密不紧凑,需用压缩技术解决该问题。3、投影转换困难。4、图形质量较低,图形输出不美观,线条有锯齿,需用增加栅格数量来克服,但会增加数据文件。
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存储的不是单一性质的数据,而是涵盖了几乎所有与地理相关的数据类型,这些数据类型主要可以分为3类:
(1)属性数据:与通用数据库基本一致,主要用来描述地学现象的各种属性,一般包括数字、文本、日期类型。
(2)图形图像数据:与通用数据库不同,空间数据库系统中大量的数据借助于图形图像来描述。
(3)空间关系数据:存储拓扑关系的数据,通常与图形数据是合二为一的。
拓扑关系
是将各种物体的位置表示成抽象位置。在网络中,拓扑形象地描述了网络的安排和配置,包括各种结点和结点的相互关系。拓扑不关心事物的细节也不在乎什么相互的比例关系,只将讨论范围内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将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图表示出来。
空间分析
(1)空间查询和空间量算
基于空间关系查询
基于空间关系和属性特征查询
地址匹配查询
几何量算:包括线的长度计算 和面状地物的面积 。
形状量算
质心量算
距离量算
(2)缓冲区分析
邻近度:描述了地理空间中两个地物距离相近的程度。
缓冲区:地理空间目标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
缓冲区分析:给定一个空间对象或集合,确定它们的邻域,邻域的大小由邻域半径R决定。
(3)叠加分析
叠加分析:将有关主题层组成的数据层面,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的操作,其结果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
分为以下五类
注记叠加
点叠加
线叠加
面叠加
栅格图层叠加
(4)网络分析
网络数据结构:主要有链(Link)和结点。
主要网络分析功能:
路径分析
计算最短路径的算法
实时路径分析
资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