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福医二院参与科技部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人工智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启动

搜索关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2月29日上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CT/MRI室医生及设备科工程师组成的多学科科研团队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常见致盲、致畸、致死疾病的人工智能筛查诊断系统研发和临床试验”启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举行。

该项目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牵头,福医二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郁金香伙伴科技有限公司(Airdoc)共同参与,总经费共计2723万元,目的以人工智能新型服务模式致力于人工智能平台研发和最终落地应用。来自科技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领导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上海交大新华医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及福医二院专家代表参加本次启动会。

福医二院眼科胡建民主任、CT/MRI室赖清泉主任、蔡驰医师、设备科陈文振工程师作为课题骨干代表参会。

项目介绍

据了解,常见致盲、致畸、致死疾病分别指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脊柱侧弯、心脑血管疾病和头面部肿瘤,这些疾病会严重影响国民健康。

据统计,在这6种常见病中,盲和低视力度数的人数大于 5000万,脊柱畸形人数大于1000万,心脑血管疾病和头面部肿瘤两类疾病致死人数超过3亿。

该项目“从‘眼’走向全身疾病,通过研发跨专科、多病种的医学影像AI诊断技术,以提供新型医疗服务模式”,通过以眼病大数据在人工智能诊疗的转化应用研发为起点联合了多个医学学科(骨科、心血管和肿瘤科等)、一流的计算机团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医疗人工智能领军企业(Airdoc)一起建立了多家单位组成的医、研、企一体的“医学人工智能联盟”,充分发挥了医、工、研精密结合的优势,项目组将通过以往临床诊疗和疾病筛查产生的影像学数据,研发适用于常见致盲(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疾病)、致畸(脊柱侧凸)和致死(心血管疾病和头面部恶性肿瘤)疾病的人工智能筛查诊断系统,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医疗服务新型模式,提升医疗总体服务能力,打破供需不平衡的恶性循,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推动我国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和新型智能医疗服务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福医二院承担了骨干课题“人工智能视障辅助技术研究”,希望通过影像数据分析建模以人工智能解决视力障碍问题。福医二院视障辅助技术福建省高校工程中心胡建民主任在会上汇报了医院承担课题情况,科技部专家解放军总医院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卫东研究员,中日友好医院CT影像科主任马国力教授对福医二院负责课题进行了重要指导。

项目组聘请中国工程院谢立信院士,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姚克主委,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主任等国内眼科及影像科,人工智能专家作为顾问。

最后各位与会人员积极研讨了人工智能产学研合作模式。顾问委员会专家王卫东研究员、马国林教授等对本项目原有的基础和规划做了高度的肯定,并对项目各课题负责人提出了建议和期待。项目课题团队成员备受鼓舞,均满怀信心地开启项目的研发和落地工作。

供稿 / 眼科、CT/MRI室、设备科

联系我们

点击“好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102A0ZQO3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