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Python学习笔记Day03

今天学习Python数据结构中的重要内容—列表

首先理解列表的定义:列表是一系列按特定顺序排列的元素所组成的元素集合。

在Python中用方括号([ ])来表述列表,并用逗号分隔开其中的元素。

其中,利用索引来进行元素的访问,类似其他编程语言,列表的索引也是从0开始标注,要引用指定的元素需要对应知道其索引号。

例如创建name列表,访问第一个元素(并采用首字母大写的方式呈现给用户),如代码如下图所示:

结果如图所示:

对列表可以向SQL那样进行增、改、删操作

例如:在指定索引位置插入人名“allen”,随后利用len()函数对最后列表最后一个元素进行替换操作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删除操作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del()函数和pop函数,其中del()函数主要是对元素进行彻底删除应用,而pop函数主要删除指定索引的元素,并将其保存在新的列表中,用于查询所删除的元素应用(即用户需要删除某一元素,但需要在另一界面弹出所删除的元素内容)

代码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在你创建或者应用列表的时候,元素的位置顺序是无法预测,此时就需要对列表进行固定排序操作,Python提供了多种方式,这里学习sort()函数,主要是对列表进行永久性的排序操作

此外,也可以应用sorted()函数对列表进行临时性排序,函数sorted()可以做到按特定的顺序显示列表,同事不影响它们(原来元素)在列表中的原始排列顺序

代码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周可能比较忙,但我还是会及时更新,以此激励我自己不断挑战自己。共勉!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106G135DQ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