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农行结合区块链技术与养老金业务的探索

文/陈波 中国农业银行科技与产品管理局处长、高级工程师;杨玲丽 中国农业银行科技与产品管理局高级专员、高级工程师;胡琛琼 中国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高级专员、高级工程师;

来源/《当代金融家》杂志2019年第1期,原题为《农行实践与探索 :区块链技术 + 养老金业务》

导读

企业年金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完善国家和社会保障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养老金业务的重要利润增长点。本文通过分析制约企业年金发展的业务痛点及问题原因,结合区块链技术进行应用探索和实践,达到优化养老金业务处理流程并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收益和提高便利性的效果,推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业务生态圈。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包含三大支柱,分别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及职业年金、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其中,基本养老保险是保证基本生活标准的强制性基础养老保障,企业年金及职业年金是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为进一步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而建立的补充性养老保障,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是完全由个人自愿选择的补充性养老保障。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15亿,待遇领取方面2016年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保险2362元,工资替代率45%,低于50%的国际警戒线。企业年金是对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缓解我国养老保障压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2017年我国企业年金参与率不足0.5%,企业成本负担较重、投资回报率较低、惠税政策未得到普遍体现和运营成本较高等多方因素制约了企业年金发展。

养老金业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养老金业务现状

以农业银行为例,目前,农业银行的养老金业务主要包括以企业年金为主的养老金托管业务和养老金账户管理业务。2018年6月,农业银行获得企业年金受托机构资格,成为全国14家企业年金法人受托机构之一,可以为客户提供稳健高效的综合化养老金融服务,支持开展养老金受托管理、账户管理、托管核算与清算等业务范围,提供电话银行、网银、微信等多渠道查询,可参与实现养老金业务全流程运作,满足各类养老金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从市场运作角度来看,养老金业务的特点是参与角色多、各角色之间的信息交互接口多、业务流程长。以企业年金为例,参与方涉及委托人、受托人、账管人、托管人以及投资管理人等角色,涵盖银行、保险、基金等不同行业机构,为建立机构间的互信机制,农业银行与其他机构交互主要采用专线直连加线下人工核对方式实现身份验证。于是,企业年金业务参与方委托人、受托人、账管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之间互相建立专线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且不同机构间直连的接口存在差异,对接成本较高。业务信息在直连机构间传递仅进行简单加密,信息安全保障机制不全,难以保障信息传递的安全和可靠性,存在信息安全风险。

养老金业务流程长,如图1所示,每笔业务需要多个机构交互处理,业务流程中涉及大量线上线下核对,且主要业务流程围绕受托人,各业务角色串行流转,业务周期长,机构间无法及时获取信息,业务处理效率低,资金利用低。

养老金业务痛点

通过对现有养老金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总结出该业务痛点和技术问题如下:

第一,参与角色多,难以建立互信机制。

养老金业务参与角色多,现有业务操作通过邮件及传真传递纸质凭证、签名件等数据完成身份验证,存在大量线上线下数据核对工作,人工处理环节多,业务处理效率低,建立机构间互信成本高。

第二,业务信息仅简单加密,缺乏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现有业务信息在机构之间传递大量信息依靠邮件和传真等方式,直连的机构之间也仅是简单加密,存在信息被篡改的风险,信息安全机制不健全。

第三,业务流程串行,业务办理周期长。

养老金业务流程主要围绕受托人,各业务角色串行处理,造成业务周期长,沟通成本高。一项业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第四,资金利用率低。

目前养老金行业基于每周一个定价日交易、按周披露净值、每月一次申购和赎回操作的业务现状,导致受托户资金等待时间较长,资金利用效率低。

第五,缺乏统一的信息规范,机构间互联成本高。

养老金业务现有互联模式为通过在机构间建立专线实现互联互通,但是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则需要与大量业务合作机构之间建立点对点的专线,且不同机构接口标准各异、缺乏统一的信息规范,对接成本高。

区块链技术与养老金业务的结合及实践

农业银行在理清养老金业务当前面临的业务痛点和技术问题之后,尝试将新技术运用于养老金业务,特别是区块链技术在养老金业务中的应用探索和实践,进一步优化了养老金业务处理流程,提高了业务处理自动化水平,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加了收益,提高了便利性。

设计思路与解决方案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共享账簿、可追溯、数据可信和不可篡改等特点为养老金业务创新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有助于解决目前养老金业务存在的上述问题。2018年初,农业银行启动基于区块链的养老金业务流程优化应用项目,与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展开合作,选取部分企业年金业务场景作为试点,运用区块链技术和传统专线互为备份的方式保障企业年金业务操作准确性,构建企业间可信联盟链,打造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年金业务系统。双方分别承担企业年金业务流程中的2个角色,农行承担账管人和托管人角色,太平养老保险公司承担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角色,均部署两个区块链节点,区块链节点间不再通过专线互连,而是采用互联网连接,通过区块链的分布式账簿和加密机制保障信息传输的安全。委托人不单独部署区块链节点,通过委托人客户端连接至区块链节点。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年金业务系统应用架构设计,如图2所示。

在构建企业间可信联盟链时,本项目面临的主要难点及解决方案如下:

第一,需求、技术实施及运维协调。业务需求及技术方案需要获得合作方的一致认可,项目的实施、系统的运维需要协调同步进行。

第二,用户身份认证。同一机构承担多个不同角色时,加入联盟链需要申请不同的证书,基于电子凭据的用户身份认证,能够确保机构身份的有效性。

第三,隐私保护。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使得数据在所有接入机构间同步,但接入机构并不希望其业务信息被与该业务无关的机构查看,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权限控制机制,使联盟链上的用户只能查看权限范围内的数据,实现联盟链上数据的访问控制,充分保证客户信息安全。

第四,安全问题。联盟链节点间采用互联网连接,机构间通过互联网通信,给信息存储及传输均带来一定的安全挑战。联盟链上的数据采用序列化存储(序列化存储的数据存储地址及序列化规则不透明),对个人账户等敏感数据进行非对称加密,数据传输也通过密钥协商算法产生密钥,使数据安全性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应用效果

以企业年金缴费业务流程为例,在运用区块链技术之前,农业银行开展企业年金缴费业务需要经历角色间信息往返交互,即委托人通过邮件将缴费申请单发送至受托人,再由受托人转发至账户管理人,账管人处理后将校验结果及账单再反馈给受托人,然后受托人向委托人发送校验结果,同时也向托管人发送缴费总账单,托管人收到资金后再向受托人发送收款确认,最后受托人向账户管理人发送收款结果的过程,如图3所示。

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在企业年金缴费业务流程之后,各参与角色间的缴费业务数据能够借助共享账簿实现快速同步,即委托人提交缴费申请单后,受托人和账管人实时从链上接收到缴费申请,再由各方并行开展缴费申请校验、账单处理、缴费账单获取和成功受理缴费等业务操作,托管人收到资金后再向链上反馈缴费情况,其他参与方从链上获取缴费成功结果后就完成了缴费业务,如图4所示。

区块链技术在企业年金缴费业务中的应用,提高了业务协作效率和自动化处理水平,整个缴费业务流程花费时间大大降低,由原来的288小时,下降到74小时,节约214小时(8.9天),也提升了资金利用率如图5所示。

此外,还建立了数字证书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和隐私权限保护等多层级安全设计体系,引入可灵活扩展的区块链节点支持互联网信息传输,破除了机构间专线直连壁垒,带来安全可信、降低成本的好处。

总结

基于区块链的养老金业务流程优化应用系统建设,是农业银行在养老金业务领域结合区块连技术的首次尝试,借助区块链优势解决业务痛点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业务生态圈,以技术发展赋能金融产品创新,对实现养老金业务模式的创新突破、提升养老金业务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原创声明:本号所刊登署名文章,如非特别说明,皆为原创或作者授权发表。

转载务请注明出处:转自微信公众号“当代金融家(bankershr)”。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119A059FK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