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面向切面编程(AOP)?我们知道Java是一个面向对象(OOP)的语言,但它有一些弊端,比如当我们需要为多个不具有继承关系的对象引入一个公共行为,例如日志、权限验证、事务等功能时,只能在在每个对象里引用公共行为。这样做不便于维护,而且有大量重复代码。AOP的出现弥补了OOP的这点不足。
为了阐述清楚Spring AOP,我们从将以下方面进行讨论:
代理模式
静态代理原理及实践
动态代理原理及实践
Spring AOP原理及实战
1. 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这段话比较官方,但我更倾向于用自己的语言理解:比如A对象要做一件事情,在没有代理前,自己来做;在对 A 代理后,由 A 的代理类 B 来做。代理其实是在原实例前后加了一层处理,这也是 AOP 的初级轮廓。
2. 静态代理原理及实践
静态代理模式:静态代理说白了,就是在程序运行前就已经存在代理类的字节码文件、代理类和原始类的关系在运行前就已经确定。废话不多说,我们看一下代码。为了方便阅读,博主把单独的 class 文件合并到接口中,读者可以直接复制代码运行:
静态代理虽然保证了业务类只需关注逻辑本身,代理对象的一个接口只服务于一种类型的对象。如果要代理的方法很多,势必要为每一种方法都进行代理。再者,如果增加一个方法,除了实现类需要实现这个方法外,所有的代理类也要实现此方法。增加了代码的维护成本。那么要如何解决呢?答案是使用动态代理。
3. 动态代理原理及实践
动态代理模式:动态代理类的源码是在程序运行期间,通过 JVM 反射等机制动态生成。代理类和委托类的关系是运行时才确定的。实例如下:
使用 JDK 生成的动态代理的前提是目标类必须有实现的接口。但这里又引入一个问题,如果某个类没有实现接口,就不能使用 JDK 动态代理。所以 CGLIB 代理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CGLIB 是以动态生成的子类继承目标的方式实现,在运行期动态的在内存中构建一个子类,如下:
CGLIB 使用的前提是目标类不能为 final 修饰。因为 final 修饰的类不能被继承。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 AOP 的定义:面向切面编程,核心原理是使用动态代理模式在方法执行前后或出现异常时加入相关逻辑。
通过定义和前面代码我们可以发现3点:
AOP 是基于动态代理模式。
AOP 是方法级别的。
AOP 可以分离业务代码和关注点代码(重复代码),在执行业务代码时,动态的注入关注点代码。切面就是关注点代码形成的类。
4. Spring AOP
前文提到 JDK 代理和 CGLIB 代理两种动态代理。优秀的 Spring 框架把两种方式在底层都集成了进去,我们无需担心自己去实现动态生成代理。那么,Spring是如何生成代理对象的?
创建容器对象的时候,根据切入点表达式拦截的类,生成代理对象。
如果目标对象有实现接口,使用 JDK 代理。如果目标对象没有实现接口,则使用 CGLIB 代理。然后从容器获取代理后的对象,在运行期植入“切面”类的方法。通过查看 Spring 源码,我们在 DefaultAopProxyFactory 类中发现:
如果有接口,则使用 JDK 代理,反之使用 CGLIB ,这刚好印证了前文所阐述的内容。Spring AOP 综合两种代理方式的使用前提有会如下结论:如果目标类没有实现接口,且 class 为 final 修饰的,则不能进行 Spring AOP 编程!
知道了原理,现在我们将自己手动实现 Spring 的 AOP:
Spring 的 XML 配置文件:
到这里,我们已经全部介绍完Spring AOP。回到开篇的问题,我们拿它做什么?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