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这个词在过去的一年里风靡大江南北,它正在慢慢的深入普通人的生活之中,尽管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它所带来的影响。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在面对技术革新的时候,总是显得如此被动。
也许是因为我们对时间跨度的观念非常模糊,大多数人对一万年以上的时间单位基本上就没什么概念了。比如说,如果提到远古生物,你可能想到的是猛犸象、霸王龙,殊不知在霸王龙看来,猛犸象几乎和我们就属于同一个“时代”。而霸王龙离我们的年代距离要比和另一种恐龙的“剑龙”的年代距离更近。
技术的演变也是如此,自从人类开始生产石器工具以后,这种技术基本没有什么突破,直到现在锤子还是锤子,刀子还是刀子。计算机技术和手机也一样 ,谁能想到划时代的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改变竟是如此的潜移默化,而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适应这种转变。
AI技术会不会也是如此呢?从现状来看,也许这个适应的过程并不会如此的缓慢和舒适。
作为一项突破性技术,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令人惊讶,“他们”自身能力快速提高,技术应用的领域快速发展。但与上文提到的技术不同的是,与AI技术配套的融合技术令人工智能产生了质变。这些技术给AI提供了更多施展空间,比如纳米技术和AI的融合——纳米机器人,生物技术和AI融合——AI克隆人,量子计算和AI融合——AI自发进化。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人为推动技术迭代之外,更有有意思的是,AI正在科学家的引导下开始研究“它”对社会的影响。在这一课题上,各国的专家都在尝试通过模型来模拟AI对人类社会影响的程度,在建模时应用到的量子计算技术是未来AI将融合的重要技术之一。在某种层面上可以理解为,人类正在用AI(部分程度上)在预测AI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在未来,AI也许会开始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
与此前很多突破性技术应用不同的是,这一次,不仅仅是人工智能很强,就连他的队友都非常强。随着近半个世纪来材料技术、生物技术重大发展,AI技术的应用将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到社会生活中来。目前我们的大学正通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给AI和它的队友们搭建一个越来越舒适的发展环境。
难以避免的是,在这种环境下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会逐渐消失,我们赖以生存数十个世纪的人类社会结构将会发生巨大变化。这不仅仅是某些行业将会消失,或是人类的能力将被增强这么简单,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将会面临一次突如其来的“概念消逝”的过程。
如果问一个孩子,什么是网络聊天?你猜他会怎么说?
对于大学自身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了就业这个导向,教育的目的和功能都将会产生变化。浅显的讲,AI在科研、知识传播这两点上,并不一定要比人类做的差,课堂教学极大可能被AI定制的个性教学方案取代。在AI的监管下,学生想偷偷玩会手机游戏将变得越来越难,而AI只需要调高你的游戏难度就可以立刻让你丧失玩耍的兴趣。
没有了课堂和学生,大学是否还应被称为大学呢?
也许会有一天,大学这个概念也将快速的被冲淡,我们将再也赶不上他们的脚步?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当大学的概念已不比从前,AI是否将成为最后的那个大师呢?
对此,大学应当对此多一些反思。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