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你
一定曾为农药残留的食品安全问题担忧
不打农药不行,打了也不行
这问题的根源是在于
目前除草剂防控方法采用大面积均匀喷施
作物药害、土壤水源污染和农药残留则无法避免
如果能够根据杂草位置进行精准喷施除草剂呢?
人工智能进入农业,让我们看到了非比寻常的可能性
由于杂草与真正的作物之间的外观形态存在差异
我们可以搭建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模型
采集农作物和杂草图像样本,经过测试与迭代训练后
将模型与摄像头进行连接,应用到田间自然环境中
对有杂草的区域进行检测并反馈杂草区域的坐标值
而除草剂喷洒执行机构据此进行定向喷施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
这一过程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环节
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
湾区博士邀请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的邓博士开设人工智能课题《人工智能与杂草检测》,以稻田杂草位置检测为切入口,通过样本采集、模型搭建及测试来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中深度学习的方法,同时鼓励举一反三,根据身边的应用场景采集图像并搭建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应用模型。
本课题邀请对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农业工程等领域感兴趣的学生参与研究。与邓博士一起深度交流,从乏味的日常学习中脱身而出,迈进真正的学术殿堂,驰骋在星辰大海的壮阔世界。
课题内容
第一阶段: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
梳理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及具体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云计算和深度学习等技术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阶段: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理论
学习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主流框架原理及结构,了解各种框架的特点及应用场景,并掌握如何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算法框架。
第三阶段:稻田杂草检测模型实现
在EasyDL平台上实现稻田杂草检测模型,学习数据的标记和模型搭建训练过程,了解EasyDL平台的其他应用环境。
第四阶段:结题报告
在获得模型相关检测数据后,学习如何用科学语言对数据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讨论,揭示隐藏在数据中的科学意义,并撰写实验报告。
课题导师
邓博士
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
专注于人工智能与农业工程方面研究
现主要从事深度学习与稻田杂草方面的研究工作
[1] 史蒂芬·卢奇著《人工智能》:展示了全面、新颖、丰富多彩且易于理解的人工智能知识体系。
[2] 李开复著《AI·未来》:深度分析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十年大趋势。
[3] Ian,Goodfellow著《Deep Learning》:AI圣经,是深度学习领域奠基性的经典教材。
[4] 尼克著《人工智能简史》: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给一门学科界定范围很难,尤其是这门学科还在快速变化中。
课题收获
学术研究硬实力的大幅提升
你将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思路,收获文献检索方法及论文阅读技巧,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理论,对相关问题有深入的思考。
研究成果的公开发表
你将拥有撰写实验报告或学术论文的逻辑思维与能力,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研究成果,并尝试专利申请,冲击全球顶级的科研赛事与学术会议。
顶尖导师推荐信
你将与博士导师建立深厚的个人联系,获得来自导师在学术、职业乃至生活上的指点,收获来自博士导师、具有极高可信度的推荐信。
课题安排
湾区博士课题研究项目主要以线下授课为主,配合线上辅导,项目周期为6-8周时间。项目博士导师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题要求,设计针对性的项目进度安排,起止时间以学生和导师双方共同商议决定。为保证科研质量,本课题研究仅限3个名额。
课题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