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上海两会代表委员热议人工智能:站上人工智能的风口,上海正发力

2018年,上海成功举办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一批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和创新项目“落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人工智能作为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抓手,要求加快落实相关产业政策。

在今年的预算中,上海特意安排1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其重点支持的项目中也有人工智能。与此同时,上海还将研究设立人工智能发展基金,努力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克难、战略性先导产业兼并重组、产业链整合提升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开放场景,为人工智能起飞提供“跑道”

AI+医疗

市政协常委、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宇认为,医疗健康领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领域之一,将极大影响医疗资源的格局再造和城市医疗健康服务水平的提高。

AI+公交

市政协无党派人士界在本次上海两会期间提交提案认为,为响应市民不断增长的“智能化出行”需求,公交系统亟需提升智能化程度。

AI+自动驾驶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方怀瑾提出,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典型应用,无人驾驶对创新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公共安全以及公共服务等将产生积极影响。

AI+城市管理

市政协委员、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王训国表示,要实现上海超大型城市管理精细化,离不开“智能城市”的建设。

AI+工业

市政协委员、华东政法大学财产法研究院院长高富平建议,设立长三角工业互联网技术和数据研发中心,推动长三角区域工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尽早研判人工智能人才冲击波

市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唐玉光表示,麦肯锡公司等专业机构就人工智能技术对未来的就业影响发表了报告,结论基本接近——人工智能被普遍认为会对目前许多就业岗位造成影响。上海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不仅需要关注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和集聚,也需要对受新技术影响的就业群体给予关注。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张辰的观点与唐玉光接近。她认为,人工智能可能打破原有的产业结构,形成智能化的工作模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会让一部分人面临职业风险。为此,张辰建议上海尽早预判研究,结合上海就业人口的年龄、学历和技能等状况,提出5至15年的应对计划。同时,尽早研究以政府为主导、健全的就业服务制度,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着眼于培育新一代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人,唐玉光表示,上海基础教育水平居世界前列,具有发展新技术教育的良好基础。为了“从娃娃抓起”,教育部门在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时,应该在培养方案中将人工智能学科的基础性知识纳入其中。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201F0PZI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