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人工智能的研究者遵循的是知识的灌输,而不是自我范畴的建立

很明显,这与事实是相悖的。为了进一步来阐明概念与范畴在思维中的作用,我们假定有甲、乙、丙三个人在交谈,在人的交流中,言语者都使用了巨大数量关于他所承诺的副本或是知识背景、假定。言语者通常开始假定,其他人几乎跟他自身一样,大家有类似的小误解,于是他用他的认知图式来试图解决他一样的问题。当甲知道任何人,包括甲在内,都没有一个关于乙的明确的性格表单在甲心中时,甲却知道乙和丙及其其他人之间的不同,或者是与三人中某一个人或某一组的不同。现在无须去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里的事实是它揭示了一个结论:为什么我们经常有些对他人如此困难的准确描述?

那是因为,自从甲选择与乙、丙不同的参照点开始就注定了甲在与乙、丙面对同一对象时,也会得出与别人不同的结论。毫无疑问,在有这些结论之前,我们建立了我们所知道的知识间的所有相互联系,我们通过把确定相同性质的对象归为一类而进行了事物的分类。这项光荣而伟大的工作在古希腊就已经开始。但是,绝大部分基础性的差异,我们看作是我们自身与客观对象的差异,而非我们自身。在这里,我们把这种“差异”当作了另一类对象来思考。人的第一个参照点是自己,人显而易见地以自身的潜在立场观察着外界事物。那只猫看起来很爱管闲事,那台车的前灯注视着某些前方。这台计算机真蠢等等。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基于人类本身建立了自身认知的范畴,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认知的框架,这种认知框架驱动着人类的智能表现。它是一种本性的必要。但是,这还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我们怎样才能一劳永逸地找到与你没有任何关联的第一参照点呢?这是部分人常常表现出“唯我独尊”的原因。因为他们生活在自身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是这样,看到一件衣服,你首先想到的是,为什么这件衣服不适合于我的身材?为什么不能有其他事物?有一点结论是清晰的:没有任何一项知识不需要一个参照点。

从事人工智能的智能研究者却不遵循这一点。绝大多数的“智能”程序是灌输的知识集合,人工智能机器本身并没有甚至它就根本没有关于它自身的一幅清晰图画,也不会与人和其他发生任何内在关系。人工智能专家对于智能不需要概念或范畴的研究具有合理性吗?它是否构成了现有人工智能的一个明显的错误,即缺乏“范畴的自我建立体系”。类似许多相关的问题依然存在。例如,人类是如何构造了概念呢?概念之间又该如何构造呢?这些概念又该指向哪些内容?如何完成了这种指向?很显然,这已经不是科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了。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522A0HV6E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