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三天可见 观点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说起关于微信朋友圈的一件事:

微信设置里有个比较隐蔽的开关——朋友圈三天可见。通常这种隐蔽设置很少人会用,因为大部分人都很懒。但竟有超过一亿人,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这个开关,是微信里用的人最多的。

从他的话里,可以想见,这个开关本意是为了某些人的特殊要求,却一不留心变成大多数人的需求。

“仅三天可见”,大概能很好地说明人们对于隐私欲拒还迎、似喜实惧的心态。朋友圈,既想与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又怕被人看得太透没了隐私,更怕有人耍得一把好洛阳铲,挖坟一般地挖历史、翻旧账。所以,三天是个时间的折衷,既保持新鲜,又促进健忘,既敞开门窗,又撑起保护伞,既满足晒的冲动,又消解暴露的危险。这个设置,既是平衡,也是智慧。智慧在于,似露非露,将看未看。

朋友圈是什么?用涂子沛的话说,是数纹,一系列数字背后的精准记录,一个人一举一动、所思所想都要留下的网络痕迹。再或者说,一个人在数字空间里所产生的大数据,如同身份识别码,躲不开,逃不掉的。有点儿像电影《楚门的世界》,只不过那是被动地直播,这是主动地展示,展示的是所谓的私生活——隐私。

所以,“三天可见”也能很好地说明人们对于大数据时代躲不开、逃不掉的数据监控的实用而矛盾的心态,又想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又想规避技术带来的风险。这种心态的矛盾当然源于大数据所带来的新文明的悖论:一方面大数据要求更加开放,甚至是无限制的联接,另一方面又在伤害个人的隐私和权利。还用涂子沛的话说,互联网渐成垄断之势,而个人的命运像一片孤舟漂浮在无边的数据海洋里。

在数据海里载沉载浮,在数文明的新形态下游移不定,此时要有一点儿生存的智慧,“三天可见”的利弊权衡就是一种。或者“权衡”不准,说“适应”更恰当。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529A0BZ0P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