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对话新时代:人工智能的哲学反思

2019年6月16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总第26期“人工智能的时代反思”青年学者对话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大都律师事务所的8位青年学者作主题发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教授参加论坛并担任评议人。来自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央编译出版社等学术媒体代表及校内外师生30余人参加了本次对话会。

2019年6月16日上午,“人工智能的时代反思”青年学者对话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当今时代,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人的生产方式、社会活动面临怎样的变化和挑战,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将走向何方成为学界关注的前沿性和新锐性话题,对人工智能问题的回答,也亟待从哲学的角度提出和思考问题。今天,一批青年学者齐聚中国人民大学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睿智反思和探讨着人工智能时代的问题。

在对话会中,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王纵横博士以“超真实景观”为切入点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的社会关系与意识形态的影响。他指出,景观是通过“展示”人的私有物来诠释其自身社会角色的意识形态图景,随着新技术媒介的爆炸性发展与普及,景观的符号系统无限增殖并拥有了稳固的权力,在新媒体社交中的自我图像化创作就是大众对这种意识形态权力的无意识承认,大多数人甚至认为“展示”比真实更重要,纯粹的表征世界已经悄然降临。他认为,以“超真实景观”的海量非真实数据为进化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对认知对象的识别本身就可能存在偏差,这进而加剧了景观和真实之间的混淆与矛盾,也使景观与真实的模糊性加剧,固化了其背后的意识形态霸权。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孙国柱博士谈论了人机共生时代的身体建构。他提出在人机共生时代,人与工具之间产生了强连接,工具与人类的内在结合导致了工具的身体化。随后,孙国柱博士对于身体、心灵乃至物种概念进一步加以讨论。他指出,在人机共生时代,人类固有的感官与机体所涵盖的功能范围可能更加广阔,人类的信息交流、学习方式乃至生命形态可能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如此一来,人类在身体的层面上敞开了众多朝向未来的创造性维度,人类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明空间乃至组织结构,都有可能形成全新的形态,比如共主体性的产生、自我的复数化呈现,等等。

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溢木副教授以伦理学的视角深入诠释了对人工智能两种发展路径的担忧与憧憬。他指出,从本质上看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上的瓶颈,而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问题,是如何从人工智能来看人类本身。从对人类的模拟到深度自主学习的两个发展阶段来看,未来人工智能一方面有可能超越甚至取代人类,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实现以人类为中心,建立人机共生的伙伴关系。他进一步强调,为避免技术发展的负面效应,应确定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的伦理规范和政策方向,鼓励和发展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确保其未来的健康发展。

北京市大都律师事务所洪眉律师认为,人工智能革命对当下的法律规则和法律秩序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人工智能与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问题、人工智能的监管及由此引发的责任分配问题、人工智能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地位问题等等。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和法律出台的复杂性、滞后性的冲突,上述问题是我们现在已经面临和未来不可避免要思考和解决的,解决上述相互之间的冲突已迫在眉睫,他呼吁尽快对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全方位立法,确保人工智能在完善的法律框架内良性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常晋芳副教授系统分析了智能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的挑战。他认为智能技术和智能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观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认识论和价值论等都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技术的本质从工具性向类主体甚至超主体的突变,对主体性(特别是个体主体性)的根基——自我意识和独立身体的挑战,劳动与生活(生产与消费)的分离,人类内部群体的分裂与平等性、整体性的颠覆,反思智能时代的三重逻辑:技术、资本与权力三种逻辑本身以及交叉与结合问题。最后,他提出人类未来能否真正实现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关键在于真正摆脱资本和权力对技术的垄断,让技术真正为全人类服务,这就需要全人类的社会革命。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江平副教授主要围绕人工智能的应用对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解读。他认为,科学技术发展引起的社会变化是广泛而深远的,改变着人类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人与物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工智能不是物,而是人的物化。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中存在着的“性别”偏好,还是对低知识水平、低技能工人的疏离,乃至对贫困人群的商业排斥,它们都不是人工智能所固有的本性,导致这种现象发生存在的恰恰是人工智能的资本化操控,是资本对男权社会消费欲望、嗜好的审美映射,是资本逻辑作用的呈现而已。因此,马克思对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的批判以及基于人的自由解放社会革命意蕴上对技术的审视,是当前我们辩证看待人工智能、机器人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变革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原则的意义。人工智能仅仅代表技术的一个方面,关注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和动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兵副教授提出5G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扬弃异化劳动的条件和可能。未来,人对人的统治,这即是劳动异化的本质,将被人对物的管理——包括人对人造物的高级表现形式即人工智能的管理所取代,而劳动异化的主要载体也将会由工人的雇佣劳动转移到人工智能的劳动上来。未来的人类将会充分利用未来科技所创造的巨大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促进每一个个体自由发展其天赋爱好,从而全面占有和充分展现人的本质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庄忠正副教授认为,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恐慌,实际是对人在智能时代的存在方式和未来发展的焦虑。我们今天不仅需要以理性的方式处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而且需要警惕人工智能的资本主义应用。相反,人工智能的共产主义应用,人类既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自我反思,在反思中突破人类的诸多外在束缚,实现自我创造,建构人类自身;而且可以通过调节人工智能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关系,或者规避人工智能的资本化的风险,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公共性,使整个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实现人机共生,使之造福人类,创造美好世界。

在评议环节,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教授对与会学者的发言作了精彩点评。他认为与会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所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时代反思,提出了前瞻性的见解,很具有启发性。他提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例如:人机共生如何避免把人的高级活动还原为低级的、物理的电子机械活动;人通过非人和超人的方式来实现自我时是否会超越自然和社会历史文明所赋予人的界限;当人工智能发展到极致时人类是否还有权利对其进行评价,人相对于人工智能是否有价值优越性;当前的技术逻辑是否已经开始独立,脱离资本和权力的支配,走向非人格化甚至非人类化趋势;人类如何避免在利用人工智能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丧失自我;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从事必然王国的活动,能不能取代人从事自由王国的活动等等问题。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围绕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论坛在意犹未尽的对话中圆满结束。

与会学者合影

精彩推荐

原标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第26期 对话新时代:人工智能的哲学反思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刘星 排版编辑:刘星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621A0IBEP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