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星环科技:甘坐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冷板凳”

人工智能大热已毋庸置疑,但热闹的应用发展,却离不开甘于坐“冷板凳”的基础研究者们的支撑,其中,星环科技就是“冷板凳”上坚定而执着的一员。星环科技创始人、CEO孙元浩说,做底层核心技术的研发,在常人看来枯燥而寂寞,但中国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生态的必须得有一颗“中国心”。“当中国研发人员的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并在不同领域发挥最大的价值时,那种骄傲和自豪正是对‘初心’的最好回馈。”

2019年初,星环科技自主研发的数据云平台“Transwarp Data Cloud”(以下简称“星环云”)中标上海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项目,为其提供大数据支撑管理子系统。据了解,目前星环云已“容纳”了49家市级委办局、16区县、四大库等各类数据。

让数据为政务服务“跑腿”

6月23日20时,2019年上海高考成绩开放查询。开放查询短短一个小时内,就有超一万两千名考生和家长同时登录上海考试院网站、政府公共信息网站,甚至通过微信、支付宝、电话热线等各种渠道查询到了成绩。焦急等待结果的考生不用担心网络因太过拥挤而瘫痪,更不用守在电话前等着拨通热线。

高考成绩查询,是星环云作为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新方案,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上海大数据在线服务中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星环云不仅承担了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汇集政务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支撑的任务,还可支持包括一网通办在内的多个应用系统运行、用于数据存储和查询。随着上海变得越来越“智慧”,这座城市依托大数据中心这个“枢纽”,构建起了全市数据资源共享体系,让数据资源的归集、治理、共享、开放、应用、安全等有了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政务服务也从原来的让“群众跑腿”变成了让“数据跑腿”。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打通数据孤岛间的“通道”

以前,不同部门的政务数据犹如困居在各自的孤岛之上,并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但要单独地为各个部门的政务“孤岛数据”开发又成本高昂。“要让数据‘跑腿’,首先就要打破这种各部门‘数据孤岛’的旧貌。这也是星环云为大数据中心做的事,将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打通了。”星环科技研发总监刘汪根说。

高考成绩查询这一数据在线业务看似普通,背后就离不开大数据技术和方案的努力。刘汪根说:“上海大数据中心从上海市考试院‘拿’到高考成绩数据,再通过一网通办及微信、支付宝等移动终端随申办的各个应用通道,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在线的数据服务,都是‘腾’着星环云完成的。在这朵云上,数据完成了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的过程。”

自主创新从来没有“捷径”

2017年11月14日,上海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提出全面实施“智能上海(AI@SH)”行动。《意见》里,提到最多的目标就是“应用”,包括要“打造6个左右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形成60个左右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建设10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建成5个左右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等。一提到人工智能的应用,人们第一反应就是各种未来感十足的场景,然而,再炫酷的应用都离不开基础平台的搭建。不少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者就坦言,好的应用如果遇不上好的底层平台,就会陷入跑不起来的尴尬局面。

“只有底层的基础平台做好了,计算速度够快,模型够精准,才能支持更好的应用在上面研发。”孙元浩说,中国人口众多,数据量庞大,面临的挑战也更多,尤其需要一个国产大数据平台来支撑中国的应用需求,这也是星环科技执着于打造星环云这颗基础平台“中国心”的初衷。孙元浩说:“星环云,不是简单的数据存储,也不是传统的云计算,而是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平台这三种新技术融合。它采用容器技术,以数据为中心,通过提供完整的数据、应用和智能的开发工具,实现数据和应用互通互联。”

据了解,除了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星环云还正在为广州供电局、中石油等多家企业和政府部门服务。孙元浩说,基础研究的自主创新,从来没有捷径可以走。“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才能让最新的技术应用于更多的场景中,真正实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新民晚报记者 马丹 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9A06P8B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