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联发科真AI加持!OPPO Reno Z拍“魔都十二时辰”

拍照能力的强弱已经是当前每款主流手机不可回避的卖点之一。但受限于手机尺寸和内部构造,手机CMOS的物理尺寸很难有突破,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手机拍照能力的提升。

为了突破这一物理限制,手机厂商开始把目光落到内置的SoC上。通过在SoC内置独立AI处理单元,配合人工智能算法,从而对手机拍照的色彩、多帧合成、降噪,甚至是防抖等方面进行特别优化。

采用Helio P90平台的OPPO Reno Z

去年12月,联发科发布了新一代处理平台Helio P90。凭借稳居苏黎世跑分第一长达半年的骄人成绩,联发科Helio P90号称拥有“真 AI 相机”实力,在噪点抑制、对比增强和动态范围能力改善等方面,有着能够超越单反的水准。所以,我们今天就来测试下首款采用该平台的手机OPPO Reno Z的拍照表现。

OPPO Reno Z采用了后置双摄的方案。其中主摄采用了今年十分流行的IMX586 CMOS,拥有1/2.0 英寸感光面积、f/1.7 光圈,搭载6P镜片。

首先,我们在室内搭建了一个静物测试场景:

我们为这一场景选择了红、蓝、绿、黄、黑、白等实际拍摄中常见的色彩,并选择了拥有大量细节纹理的静物组合;在环境光线色温统一为3200K的前提下,总共设置了弱光、逆光和高光照度3种测试环境。

通过将LED正面朝向静物场景并开启最大功率,我们首先模拟的是高光照度场景。

高光照度下的现场环境

可以看到,静物台上不论是绿色的玻璃瓶、白色的纸面或是红色的屋顶都做到了不错的色彩还原;虽然环境光是3200K的暖色灯,但其白平衡依然做到了准确的还原,并没有出现发黄的情况;另外,像HDR强行提亮暗部导致画面发灰的情况也没有出现,整体的对比度较高。

放大到100%之后可以看到,OPPO Reno Z对于细节的还原可圈可点:屋顶以及装饰用的植物细节十分清晰,质感不错;涂抹感也不是很强,暗部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噪声。

本图为高光照度样张100%局部裁切

本图为高光照度样张100%局部裁切

随后关闭现场光线,仅靠LED灯反打远处墙壁微弱的反光拍摄一组样片。从上至下分别为默认模式、手持超级夜景以及依靠AI识别出三脚架模式后曝光长达15秒的超级夜景。

默认模式

手持超级夜景

三脚架+曝光长达15秒的超级夜景

从小图就不难发现,不论是画面的细节、纯净度抑或是现场的色彩还原都是 三脚架模式 优于 手持超级夜景 优于 普通模式。

其中三脚架模式对于暗部细节的还原是三者中做的最好的,整体的画面亮度也要比其他两种模式要高。不过,三者的色温都偏向于还原物体本身的色彩,并有轻微偏蓝的倾向。

当然普通模式的表现也依然不错,在这样极弱光的环境下,还保持了良好的锐度、对比度以及色彩再现。不过,普通模式的整体曝光为了还原现场弱光环境氛围而有些偏低。

如果仔细对比之前高光照度下的样片,可以发现图中主体部分的静物颜色并没有出现十分明显偏色,更多的是曝光不足导致的颜色不一致,这点属于正常现象。并且普通模式的画面纯净度和细节甚至更胜一筹,这应该也是得益于Helio P90对于弱光环境下噪声的抑制以及细节增强。

左侧为高亮度,右侧为弱光

最后再来看看弱光环境下的逆光表现。为了避免由于台灯色温与环境光线不一致而导致整体画面出现偏色的情况,我们选择了一款3200K的暖色台灯。

可能是由于环境中出现高亮光源的缘故,画面的整体曝光得到了提升,白平衡等也较之前更加准确。同时由于对比度较高,画面的光影再现能力值得肯定;另外纹路细节和轮廓均保留良好,整体的观感不错。

在启用超级夜景之后,下图的细节便有了大幅增强,台灯直打导致反射的高光细节也立马找了回来。但是由于超级夜景本身更强调对高光和暗部信息的保留,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画面整体的反差不足、色彩缺失、整体发灰等。

我们不妨与上图对比一下,可以看出别墅顶部的红砖墙色彩稍微淡了一些,但是由于此时较高的对比度,整体画面并不会发灰,观感尚可。

启用超级夜景

从室内的多场合拍摄测试中不难发现,搭载联发科Helio P90的OPPO Reno Z有这么几个特点:

降噪能力尚可,涂抹感不强,锐度和HDR都不错;

AI会判断超级夜景时是手持或者是三脚架固定,从而选择合适的曝光时间,得到最好的图片,且超级夜景的亮度明显要高;

普通模式曝光偏保守,整体白平衡倾向偏冷色调,色彩有时会有些清淡。

另外,还有一点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那就是尽管在几乎无光的室内,OPPO Reno Z依然会快速识别目前的拍摄环境为室内,并进行优化。

接下来,我们来到户外,看下OPPO Reno Z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表现。首先奉上的自然是光线充足的白天使用OPPO Reno Z拍摄的一组样张。

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高光处的建筑反光、蓝天和白云的色彩细节都得到了保留,而背光处的建筑立面以及树叶的色彩和细节也得到了再现。借助于AI识别,树叶的色彩并没有出现偏移,与天空的交界没出现明显的HDR痕迹,也没有因为HDR而导致画面发灰。

虽然OPPO Reno Z在白天拍摄的外景色彩还是有些许清淡、蓝天和草地的饱和度并不高,但是对于实际色彩的还原很到位。虽然整体没有那么吸睛,但是更准确的光影、对比度和色彩还原,往往会让图片更加耐看。

由于OPPO Reno Z所搭载的联发科Helio P90处理器着重强调了其对噪点抑制、对比增强和动态范围的优化,所以我们接下来开始测试其夜间的表现。我们还是从普通模式开始。

从上图中不难看出,高架桥下的纹路以及树叶的轮廓并没有因为高ISO导致的降噪将细节涂抹,这在光比如此之大且光照度不足的夜晚是很难得的。

当我们的视角来到高架桥上面、俯拍立交桥时,尽管此时的整体画质和涂抹感依然十分OK,但是暗部出现了发青,并且高架桥上橙色的路灯也变成了黄色,整体色彩有些沉闷。我们猜测这应该是OPPO的算法在识别出夜景之后,对于白平衡进行了取舍,同时也能看出OPPO本身对于色彩风格的偏好。

而当画面中出现大量蓝天时,白平衡立刻恢复了正常,高架桥的色彩也被正确还原了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这样的单张拍摄中,画面依然有着相当不错的动态范围以及对比度,哪怕是车灯直接照亮的部分,也没有出现明显的过曝情况。

不仅如此,在这样光比较大、光线又较弱的情况下,OPPO Reno Z的噪点抑制表现依然不错,画面细节涂抹的痕迹较少、观感尚佳。偏保守的曝光权衡带来的是更少的涂抹以及噪点,这些自然也是联发科Helio P90处理器的功劳。

接下来我们来看对SoC有着更高要求的超级夜景。由于超级夜景本身更强调对高光和暗部信息的保留,所以如果SoC没能判断出天空,就会强行提亮黑夜、导致整体照片的观感不佳,所以夜景时大量毫无细节的黑色天空简直是“超级夜景杀手”。

天空部分依然保持正确的曝光

但我们这次的测试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并没有什么细节的天空曝光完全被压了下来,整体效果也十分接近现场的真实环境。不过,图片的色彩还是不够丰富,白色的高光被压下来之后有些发青,这与之前的结论一致:

OPPO Reno Z整体色彩有偏青的倾向。但是借助于提高对比度,画面的观感还是可以的,并不需要我们后期再行调整了。

另外,这次OPPO Reno Z对于高亮的红色还原同样不错。在压下灯笼的高光后,灯笼本身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偏色,依然是比较亮的大红色。

一开始,我们感觉上面这几张超级夜景的整体曝光都有一些保守,但是随后的拍摄中,我们发现其中曝光的权衡还是有AI参与的:

当识别到天空的暗部没有细节时,AI会压暗天空,提升对比度;而当识别出天空拥有大量细节时,则会提升整体的曝光权衡,让天空的细节得到保留。

随后,我们发现OPPO Reno Z的超级夜景还有一枚“小彩蛋”。

通常情况下,手持超级夜景会有1秒多的拍摄时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上图中高架上快速行进的车辆会有简单的拖影;而当我们把手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再拍摄超级夜景时,曝光时间一下子增加到了15秒,有时甚至会增加到1分钟!曝光时间的增加,不仅带来了更多的亮暗部细节、更好的降噪和锐度,还将高架上的车流化作了流光。

高架上的车流化作了流光

再看接下来同角度拍摄的这组样片,左边为手持模式,右边为三脚架模式。右边的亮度明显要高出不少,暗部的细节也更多的展现出来。

边为手持模式,右边为三脚架模式

我们不妨将图片放大,看一下远处建筑物的细节。可以看到三脚架模式下的噪点明显更少,锐度也有一定的提升。不过在多帧合成后,建筑物周围还是形成很淡的一圈白色轮廓,这应该也是算法导致的 HDR 痕迹,不过如果不放大到100%,这样的痕迹几乎不会引起注意。

最后我们来看看弱光环境下的人像拍摄,这也是OPPO Reno Z给我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环节。这次的拍摄地点我们选择了几乎毫无光污染的民宿区,除去民宿本身的装饰光外,几乎没有任何的环境光存在。

在以往情况下,背对唯一的光源进行夜景拍摄,得到的照片要么是小姐姐面部死黑的“剪影”,要么是勉强可以看到小姐姐的脸部但背景全部过曝。而这次OPPO Reno Z搭载的联发科Helio P90提供了AI脸部侦测功能,可以识别强背光环境,从而得到一张脸部有细节、同时背景不过曝的夜景照片。

当我刚举起手机时,OPPO Reno Z还是以背景光线作为基础进行曝光。但随后AI就识别出了弱光环境下小姐姐的脸部,并以小姐姐的面部作为曝光参考进行拍摄,从而得到了一张小姐姐肤色和光泽均表现不错的夜景人像照片。

随后我们移步室内,仅使用串灯作为光源拍摄了一组“室内小清新”,来测试在这样的极弱光环境下OPPO Reno Z的表现。

可以看到在这样的弱光环境下,OPPO Reno Z的曝光标准依然是以还原小姐姐面部光线为最优先级。AI会根据小姐姐脸上有没有灯光直射的不同,自动调整整体环境的曝光。

我们随后选一张照片进行放大。可以看到在这样的弱光环境下,借助于AI的优化,小姐姐的瞳孔层次、脸部光影、嘴巴以及刘海的细节都清晰可见,并且面部噪点抑制和涂抹都做得不错。

本图为弱光环境样张中100%局部裁切

顺便在这样的弱光环境下,地上和小姐姐手上拿着的藤球灯颜色依然可见,所以HDR的表现也很优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些人像样张中,小姐姐的肤色和面部亮度都十分统一?

从前面的这些测试中不难发现,尽管OPPO Reno Z曝光偏倾向偏保守,但是搭载着联发科Helio P90平台的OPPO Reno Z在降噪、涂抹、锐度和HDR等方面的整体表现都非常不错。

当然,这款手机在拍照方面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其AI不管是在识别主体、控制曝光、还原色彩,还是识别三脚架固定的超级夜景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相信随着未来AI能力的不断提升,还会有更多手机拍照的瓶颈被突破。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5A07BV5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