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1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和市国资委就我市战新产业发展分别作了发布,介绍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就、跨越发展的合肥工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合肥科技创新崛起之路以及国有资本引领助推合肥战新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通过推动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政策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对合肥市新兴产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新兴产业发展令人瞩目,希望你们的事业蒸蒸日上”;2017年,国务院通报表扬合肥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市”;同时,“合肥市打好资金扶持组合拳支持‘三重一创’建设”作为省政府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被通报表扬;2018年,“大力培育创新平台、助力产业发展”典型经验获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通报表彰。

发布会现场。记者 苏晓琼 摄

成就

1

产业规模快速壮大

据市发改委总工程师许伟介绍,2013-2018年,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由42.4%提高到76.9%,推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11.4%,增速始终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列。2018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9.1%,高于全市工业7.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实现同比增长12%,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2.3%,同比提高8.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110.5%,带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8.7%,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产值增速均达20%左右,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工业立市”战略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强化产业战略选择,敢于“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前瞻眼光抓好新兴产业发展,京东方8.5代线和10.5代线、联宝电子、晶合12吋晶圆、长安汽车、TCL冰洗、通威太阳能、江汽蔚来、维信诺第六代柔性显示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建设或投产,新兴产业在先进制造业体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市经信局副局长徐朝霞说,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分别为50.8%和57.3%,分别较2012年提升24.7个和8.5个百分点,撑起了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江淮蔚来汽车生产基地

1

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我市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过抓示范引领、引进创新和原始创新来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市科技局总工程师戴兵说,截至目前,我市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达20.96万辆,约占全国推广总量5.73%;2009年,合肥引入京东方,从零开始做新型显示产业,十年时间,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达到千亿元产值的规模;2013年,合肥聚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通过5年时间培育、引进集成电路企业近200家,形成了涵盖材料、装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全链条产业生态圈。

据介绍,我市通过科大讯飞、中科大等本地企业和高校院所,取得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成果。在智能领域,科大讯飞经过20年的发展,已占据中文语音技术市场70%以上市场份额,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开发者超过80万人;“中国声谷”作为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入园企业400多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完成国际上首个规模化量子网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国科大的潘建伟、郭光灿、杜江峰三位院士,分别开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的产业化研究,设立科大国盾、本源量子和国仪量子公司,打造出“量子一条街”。

中国声谷大楼。记者张大岗 摄

目前,我市战新产业的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以京东方、维信诺为龙头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正成为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长、技术水平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聚发展区。

以晶合集成、通富微电、联发科技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实现了从材料、设计、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覆盖。以晶澳太阳能、通威太阳能、阳光电源等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集群,已形成从多晶硅原料、太阳能电池、集成组件到发电工程的一条龙产业链。

以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科大国创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已涵盖了基础层硬件和数据计算、技术层算法和通用平台支撑、应用层智能终端产品和行业应用方案等各个环节。

以安科生物、立方制药、金域检验等一批重点企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科技研发、生产制造、第三方服务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以江淮汽车、安凯汽车、国轩高科等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涵盖整车、电池、电机、管理系统、充电站(桩)开发以及建设管理、推广服务、金融投资等领域。

1

产业地位持续提升

我市众多战新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语音产业获批首个“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列入安徽省、工信部共同打造的千亿产业。新型显示、机器人产业获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猛,先后被工信部列为全国9大集成电路集聚发展基地之一,被国家发改委列为14个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城市之一,被国台办、工信部授予全国唯一“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称号。

光伏新能源产业应用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跻身“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先后获批全国首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

合肥(蜀山)国际电商产业园获批“全国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正在大力打造“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记者 郭如琦摄

1

重点产业集聚发展

我市已获批新站高新区新型显示、高新区集成电路、高新区智能语音、高新区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经开区新能源汽车、经开区文化创意等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精准医疗、智能汽车18个重大工程和专项,基地、工程、专项的数量占全省25%以上,基地连续多年在全省评估考核中名列前茅。

同时,还建设了高新区光伏产业、经开区智能终端、新站区及肥西县智能装备、蜀山区及安巢经开区电子商务市级产业基地,实现产业集群“梯次”培育。截至目前,6个省级产业基地集聚行业重点企业101户,比2015年增长158.92%。今年上半年,6个省级战新基地共引进重点项目155个,投资额超400亿元。

1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截至目前,全市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突破1400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34家,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近4000个;建设院士工作站59家,在肥服务“两院”院士总数达123名。

2018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3.24%,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今年上半年,6个省级战新产业基地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75个,新增专利申请数1156个,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8项。

合肥京东方成功研制出首款采用喷墨打印技术的55英寸4KOLED显示屏产品,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合肥研发成功,全国首家自主研制基于等时性超导回旋加速器的SC200超导质子治疗系统面世,诞生全球第一款效率超过99%的商业化逆变器、打破国外高端设备垄断的双台面激光直接成像光刻设备等。

京东方厂区

做法

合肥的战新产业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秘诀何在?

首先是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路线。许伟介绍,我市成立高规格的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制定出台《合肥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建设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三重一创”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形成了“重大专项-重大工程-产业基地”的“三重一创”建设梯次培育格局,确立了“领军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产业发展思路。同时,强化协调调度,推进项目建设。强化“三重一创”重大项目协调调度,全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完善政策体系,创新资金支持。我市制定出台“高质量发展30条”“三重一创”等综合性政策体系文件,从重大项目投资、研发创新投入等多个维度支持产业发展。印发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专项政策,靶向产业发展核心,精准发力。创新设立税融通、政保贷、小微企业扶持债券、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等20多种财政金融产品,积极开展科技保险、专利质押贷款等试点,有效支持“三重一创”重点领域融资。以基地建设为例,2016-2018年,6个省级产业基地共安排专项支持资金30.63亿元,支持基地401个产业项目建设,带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多年产值保持2位数增长。

“市国资委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杠杆撬动作用,实现‘四两拨千斤’,形成了总规模超过600亿元的基金丛林,带动了近4000亿元的投资。”市国资委副主任吴翔翎表示,市国资委带领市属国有企业积极充当引领战新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目标,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强化国有资本运营,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带动产业发展,撬动社会投资,取得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战新产业蓬勃发展的双赢成果。

经开区智能装备园

加大龙头招引,完善产业链条。许伟说,围绕“中国声谷”载体建设,引进华为公司、中科寒武纪、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重大项目落户合肥;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谋划集成电路项目,聚集晶合集成、联发科技、兆易科技等一批知名企业;实施“新站睿才”计划,推动江丰电子、中芯微等8个国家级领军人才携平板显示重大项目签约落户;与赛迪顾问、芯谋研究等专业机构携手加快在美国硅谷、中国台湾新竹设立专业招商机构开展境外招商。

搭建优势平台,加快产业创新。全力推进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构建由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平台、“双一流”大学和学科组成的“2+8+N+3”的创新体系,打造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与中科大、清华、北大、哈工大等高校院所共建23个高质量合作平台,组建联合实验室或技术中心近百家、引进创新团队超百个、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超300家,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新体系,依托高校院所在研国家级项目超3000个,国家拨款经费约100亿元。围绕量子通信、铁基超导等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原创性成果,培育超导技术、雷达、智能语音、核聚变与强磁场等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的先导产业。

注重试点示范,加快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推广应用与商业模式创新有效地结合起来,组织实施一系列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政府“首台首套”产业示范,研究出台首批“两创产品”目录。以新型显示国家区域集聚发展试点经验为基础,大力探索光伏新能源、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推广应用路径,新能源汽车推广量位居全国前列。

营造“养人”环境,吸引产业人才。先后出台“人才政策20条”“人才政策新8条”等,并陆续制定“产业紧缺人才引进计划”“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配套实施细则34项,围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大力引进和培养产业技术人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才政策框架体系,鼓励人才向“三重一创”建设重点领域集聚。启动合肥国际人才城、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打造综合性服务平台。出台人才公寓建设使用管理办法,由政府主导建设人才公寓。获批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连续两年被评为“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文字:记者 苏晓琼

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

编辑:杨凤炆

更多新闻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呗!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1A0BDGP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