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时代风云变幻,握紧把脉数字经济浪潮的密匙

数字经济是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近年来,随着我国开始更多从经济视角观察数字化问题,数字经济逐步升温。如今,数据的力量重新定义着现在的产业模式与商业发展,也重新塑造当前世界的经济格局。

如何看待这场数字经济的变革?数字经济将如何赋能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又是否能推动全球经济走向新纪元?日前,众多重要数字经济主题发展报告、专著接连发布,其围绕数字经济展开了一些基础性的探索和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并从多维度描述和刻画其框架体系、运转机制、经济社会价值和发展愿景,并提出了诸多新的名词。

《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

《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由国家网信办发布,是一份从宏观视角对我国数字经济建设进行全面总结的国家报告,包含2018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要进展、数字中国建设重大任务深入推进、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全力推进2019年数字中国建设四个方面。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杨小伟介绍,2018年,我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增强。中国将全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开展“十四五”信息化规划预研,增强网络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等。

31.3万亿元——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4.8%。

8.29亿——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较去年提升3.8个百分点。网信产业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通信业、大数据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信息技术研发创新活跃,2018年国内信息技术发明专利授权数达18.5万件,同比增长10.8%。

5项——截至2018年底,国家信息化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国内信息技术发明专利授权数、光纤用户占总宽带用户的比率、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率5项指标已提前完成“十三五”末目标。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19)》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由新华三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发布,重点关注产业数字化与数据运营的带动价值,进一步加强了对数字经济新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及应急管理等城市服务和治理等热点方面的考察,形成了对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更为系统全面的认知。

113个——白皮书将城市的调研样本增加到113个,同时还涵盖了8个城市群和50个县市,由此构建了“城市群-城市-县市”三位一体的立体研究体系。据白皮书显示,2019中国城市数字经济百城排名前十强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成都、杭州、广州、武汉、宁波、无锡和重庆。其中,上海以89.8分高居榜首,北京则以89.4分排名第二。

第四级——整体上,数字经济依然沿着传统经济由东南向西北区域渗透的模式发展,但较2018年的“3中心5热点”而言,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西南地区产业数字化加速发力,并逐步衍生成长为中国数字经济的“第四极”。

82%——“白皮书”指出,数字经济三大基础设施增速显著。“信息基础-数据基础-运营基础”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新基础设施”快速提升,82%的城市已明确挂牌大数据管理局。

《从土地财政到数据财政》

《从土地财政到数据财政》由九次方大数据研究院、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联合编写的,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紧密契合了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数据财政的概念。

本书明确提出,数据财政的关键在于数据资产运营,而数据资产运营的关键在于数据价值的变现。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对《从土地财政到数据财政》一书的评价是:这是一本地方政府如何发展数字经济的操作范本。

“数据财政”——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土地财政”而产生的。近20年来,中国政府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随着时代发展,土地资源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开始逐步让位于数据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数据继土地之后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因此,与社会经济结构紧密相关的财政体系也理应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应对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全新变革。

“红黄蓝三色论”——将政务数据划分为红、黄、蓝三层:红色部分的数据是关乎国家安全、商业机密、个人隐私,是不可触及的数据、只能为政府所用,不能对外开放;黄色部分的数据作为有价值的数据,脱敏脱密之后,通过协议的方式有序开放,有偿服务于市场;蓝色部分的数据是免费开放共享的政府数据,可以免费向社会大众、各行业提供,这部分数据应该无条件惠及民生。这一分类实现了将不同类型的政府数据按照合适的方式应用到对应的业务中去,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实现政府数据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数据资产运营五部曲”——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以“数据资产运营”为模式,通过“打井”、“铺管道”、“建水库”、“输送自来水”、“生产可乐”一系列过程,实现数据资产激活。具体来看,“打井”指数据抽取,是基础中的基础;“铺管道”是促进辖区内各部门数据融通共享;“建水库”是将“天然水”经过处理,转化为“自来水”;输送“自来水”是促进数据流通,渗入城市血脉;生产“可乐”,是指应用场景将实现“小用途、大延伸”的叠加和累积,数据将实现价值增值。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这是一份产业经济视角的报告,体现了数字经济由“两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扩展到“三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的发展过程,并引发就业深刻变革。

有专家表示,数字经济时代新就业形态的涌现,既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就业领域的反映。

67.9%——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2018年数字经济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9%,贡献率同比提升12.9个百分点,超越部分发达国家水平,成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力量。

86.4%——测算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6.4万亿元, 在数字经济中占比为20.5%。产业数字化在数字经济中继续占据主导位置,2018年产业数字化部分规模为24.9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为79.5%,产业数字化部分对数字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达86.4%。

1.91亿——数字经济吸纳就业能力显著提升,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岗位为1.91亿个,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24.6%,同比增长11.5%,大大高于同期全国总就业规模增速。其中,第三产业劳动力数字化转型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第二产业劳动力数字化转型吸纳就业的潜力巨大。

《国家数字竞争力指数报告(2019)》

《国家数字竞争力指数研究报告(2019)》由腾讯研究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指数研究团队发布。该报告提出了由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共享、数字资源使用、数字安全保障、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服务民生、数字国际贸易、数字驱动创新、数字服务管理、数字市场环境等十个要素构成的国家数字竞争力理论模型,对比分析了139个国家2000年至2018年数字竞争力发展状况,重点对中美两国竞争态势进行了剖析。

全球第二——该报告显示,当前数字竞争力的发展格局为:中美两国领先,欧亚国家并驱,非洲、南美洲国家暂处下风。中国从2017年的78.30分位列全球第八上升至2018年的第二位,并且连续两年成为前十名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国家数字竞争力”——随着数字化技术日益向经济社会渗透,未来国家竞争力越来越体现为各国对数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能力。本研究提出“国家数字竞争力”的概念,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数字化技术领域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以及凭此优势带动其他领域发展的能力。

“数字中国指数”——报告包含“数字中国指数”,下设数字产业、数字文化、数字生活以及数字政务四个板块分指数。数字中国指数增速东快西慢,南北相对平衡,并呈现出明显的集群效应,京津冀、长三角、关中平原城市群增速领先。中国数字化进程从消费互联网为主导,转向产业互联网主导,产业互联网是这一轮数字化进程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已经进入发展黄金期。

RECOMMEND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6A0NNVD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