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我不会编程,还有机会进娱乐圈吗?”

一代程序员头发终将脱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现在被妖魔化最严重的两个职业群体是什么?甲方和程序员。

如果一定要把这两者做一个结合,那就是产品经理。

过去20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让相关的工程师、产品经理、运营等新岗位开始被大众所知晓。但尽管如此,普通人对这些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依然了解不多。

销售或设计人员跟你聊工作上的事情你没准还能接上话,但程序员一说起来就是“变量名”“Debug”“架构”,把工作界面摆在你面前你都完全看不懂。

好不容易听到他们这次聊的话题是“语言”,你正想加入表示自己最近想学希腊语,他却告诉你“Python才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

隔行如隔山,程序员的职业门槛又加深了这种隔阂,因此这个看似神秘又庞大的群体就被人贴满了标签:衣柜里只有格子衬衫;脱发严重;找不到女朋友;直男思维不会聊天……仿佛程序员全都是无比木讷内向,难以让人有兴趣交流的自闭患者。

外界存在这种刻板印象就算了,连程序员们也经常拿这些事情自嘲。比如《脱口秀大会》冠军庞博就曾调侃另一位选手更像程序员,因为他穿着格子衬衫。

庞博在成为脱口秀演员之前正是一名程序员,“娱乐圈”和“程序员”这两个看起来距离很远的词,其实在很多艺人身上都有所结合,比如刺猬乐队主唱赵子健、曾拿过吐槽大会 Talk King 的脱口秀演员呼兰,此前的本职工作都是程序员。

不会写段子和歌的程序员不是好艺人

2019年这个夏天,一档音乐节目《乐队的夏天》横空出世,带领诸多摇滚乐队破圈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最终排名前三的刺猬乐队主唱赵子健,尽管在节目中被鼓手石璐当众吐槽不爱洗澡,个人形象看着也很随意,但并不妨碍他写的歌被万千女孩追捧。

左一为子健

庞博曾经在脱口秀表演中运用了程序员穿格子衫的梗,还讲了程序员内部真正的鄙视链是什么样的:从下往上,讨论键盘的,讨论语言的,讨论技术的……有女朋友的。

按照这个逻辑,比“有女朋友”还往上的,怎么也得是能写出《火车驶向云外,梦安魂于九霄》这种歌的程序员吧,毕竟人家可能背后有许多个“自称的女朋友”。

对庞博、赵子健们来说,写代码只是本职工作,有趣的灵魂才是他们的底色。另一方面,程序员的工作看似枯燥单调,但反而可能还为艺人们带来灵感。

庞博此前就多次以程序员作为选题来源,比如向观众解释bug到底怎么来的:

比如说我是一个卖肉夹馍的,正常的用户就是要一个肉夹馍。但是有人上来就要两万个肉夹馍,这就叫内存过载;或者说要1.356个肉夹馍,这就叫处理精度不足。

另一位脱口秀演员呼兰,在《脱口秀大会》第二季中也选择了用程序员来作为话题。他在《要做生活的甲方》中就非常接地气地还原了海归首席技术官(CTO)在国内工作的场景:

“我所有关于技术的理念是在那边(美国)构建的,一个之前我认为需要干两周的活,回来问团队你们大概需要做多久。他们说三天,我说‘啊?’,他们说加加班两天也行。”

程序员生活这个话题本身就自带跨界的萌点,再加上呼兰在脱口秀上的才华,他这期演出成功地让全场观众捧腹不停。

因为上节目的关系,赵子健、庞博和呼兰在程序员群体中属于知名度比较高的存在。但其实除了他们,现实生活中的程序员也并不像传闻中的乏味。工作要求他们保持严谨清晰的思维逻辑(放到人群中已经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国内最大的问答社区知乎上便有不少输出高质量内容的用户都是程序员。

极光大数据之前曾发布过一篇《2018 年中国程序员研究报告》,报告表示“程序员是宅男集中地,约1/4的程序员每月运动次数不到一次,比例高于其他职业群体”“在非程序员群体眼中,程序员群体很宅、很会修电脑、没事的时候喜欢玩游戏,但并不认为他们性格木讷没有情趣”。

然而这篇报告并没有被它的研究对象所认可。知乎问题“如何评价极光大数据的《2018 年中国程序员研究报告》?”下方,程序员答主们直接搬出了报告说明中的数据来源和说明,表示“这也好意思称大数据?”。

可见,程序员们可能不仅业务能力强,也能有趣有独立思考能力。比如呼兰、赵子健和庞博,不仅靠才华进入了娱乐圈,还在已从事表演之后依然“重操旧业”参与程序员相关项目。

编程从孩子抓起

这三位娱乐圈程序员最近的一大工作是在微信举办的“小程序编程创意营”里当评委。对此,庞博在微博分享了一下自己近期和呼兰交流的工作感想,发出天问:

“这些孩子为什么要成为小小程序员呢?”

人类总是逃不了真香定律,揶揄归揶揄,庞博和呼兰还是都分别在采访视频中提到了同样的一件事:从小学习编程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锻炼动手能力。

孩子们为什么这么小就做程序员?还不是因为行业前景广阔,竞争压力又实在太大了!

庞博在脱口秀中聊到进入全国脱口秀三强这件事,就开玩笑似的承认了自己脱口秀比本职工作厉害:

“不是因为我的本职工作干得不好,实在是这个难度的差别太大了。

你看脱口秀的三强是谁?我、王建国、思文。你再看程序员的全国三强是谁?马化腾、李彦宏、雷军。”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早早接触这个行业,孩子们真的很努力。

有给孩子的编程启蒙书:

还有宝宝的C++:

诸如此类面向儿童的编程教程书数不胜数,甚至有准妈妈已经在烦恼要给宝宝选择什么编程语言的胎教音乐。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编程真的要从娃娃抓起,14岁都算晚了。

庞博、呼兰和赵子健担任评审的这个“小程序编程创意营”,就是面向平均年龄为13岁的少年。据悉,活动参与人数足超过百人,这群少年分为33支队伍,还都各自成功开发出了独立小程序。

他们的作品种类五花八门,有学习工具、旅游工具、解压游戏、健康助手等等,比如“LYC计算器”,就包含“换算”和“计算”功能,能完成长度、面积、体积等各个单位的换算,提供多个数学公式。

“知史乎”小程序也是一个学习工具,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单纯地罗列堆砌教材素材,而是总结了前人在学历史时用到的方法,包含教材知识点梳理、答题游戏、速记顺口溜等六个板块。

(是的,我答错了)

呼兰就给这个作品打了高分,他评价道,“我认为他的完成度很高,前端页面也有一些复杂的展示,逻辑我认为也比较复杂。对13岁的青少年来说还是挺不容易的,特别地出乎我的意料。”

“知史乎”开发者之一张哲涵才13岁,他分享的工作体验也让人心疼又好笑:

“当遇到困难没有解决的时,有时候做梦都梦到自己在写代码,并写通过了,于是就在梦里提醒自己赶快醒过来,醒来马上去电脑前面试,一试发现果然不行。”

怪不得庞博和呼兰开玩笑说为什么他们要成为小程序员,才13岁就承受了他们这个年纪本不该承受的程序员之苦……

“就好比原来只是自己一个人在漆黑中摸索,到了这里却感觉是与大家在阳光下共同奔跑一样。”

“No longer sad”由吴柏辰独立开发,像他这样在创造营中选择单人作战的选手还有很多,比如“GF军训”“LYC计算器”“小小体重测评工具”等。尽管是单人作战,但在创造营中他们都认识了许多志趣相投的新朋友,专业老师也能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指导帮助,独立小开发者们并不孤单。

最终入围的作品有14个,除了上文提到的还有超稿、作业桥、斩瓜切菜等等,如果有兴趣可以进小程序看看:

据悉,经过了明星评审、专家评审团、媒体评审团和大众评审的评分之后,微信将在8月30日(也就是今天)公布最终排名成绩。你更喜欢哪一个小程序作品呢?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30A04BYB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