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字体,跟着大白老师一起学报考~
马云曾经讲到:“中国没有人工智能人才”。这句话的背后暗含了两个重要讯息,人工智能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是社会发展的冰山一角,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另外,社会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之大,尤其高端、有创造力、创新性的人才将成为工业4.0时代的稀缺人才。
2019年4月,教育部首次批准35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下面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这些高校。
985/211高校20所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
211高校7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普通高校8所
江苏科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湖南工程学院、长春师范大学、中北大学、中原工学院、安徽工程大学。
面对大学新开设的专业,尤其是家长们比较中意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1.考察学校是不是有新专业的开设基础。比如说北京科技大学,2007年就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内高校里较早进行智能科学领域培养的大学;再比如北京交通大学,早在本硕连续培养过程中就已经开设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这些核心课程。像这样的学校无论是在师资,教学经验,还是毕业生方面,学校早已进行过多年的“演练”教学,看起来是新专业,其实学校早有准备。
2. 基础学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新增的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名单中,我们看到既有985高校,也有普通的本科学校,如果分数较高,专业可以直接选择;如果分数不是很高的情况下,还可以从基础学科入手,曲线救国。比如说安徽工程大学,自动化和机械设计专业是学校的优势学科,大学本科阶段可以先选择这些专业来就读;长春师范大学,可以在本科阶段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等基础学科来就读,继续读研时选择人工智能方向。
任正非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被问道,什么是人工智能?
他用了一个公式来回答,人工智能=计算机+统计学。
希望今天的内容对考爸考妈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