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学术无国界,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大咖们都聊了些啥?

东方网·纵相新闻 实习生 胡丰逸 记者 卞英豪

今日(8月30日)上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第二天,“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高端对话”在余德耀美术馆举行。由商汤科技与世界顶级高校组成的“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正式成立。随后的圆桌会议中,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内外学术界领头人物们齐聚一堂,就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由商汤科技与世界顶级高校组成的“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正式成立

来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灵奖获得者,罗杰·瑞迪(Raj Reddy)教授则为此次高端对话发表了主旨演讲。在演讲中,他称上海为一个“人工智能城市(AI City of Shanghai)”。瑞迪教授还为“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的未来目标以及计划落实提出了三点建议。

来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灵奖获得者,罗杰·瑞迪(Raj Reddy)教授

第一,要从每个高校找到一个热衷于人工智能这件事情的人,这个人一定要有“这是他为之付出一切的使命”的觉悟。这样的人可以在高校交流期间充分吸收对方的文化与经验,再回到自己的学术领域后进一步将学习到的东西充分利用。

第二是针对人才的培养。瑞迪教授指出,人才遍布世界各地,而由于缺乏公平竞争的平台,不少人才被埋没。他表示,应当“先从人的角度出发,在每个领域找到优秀的人才”,为这些人才颁发奖学金,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以此激励人才继续前进。

最后,瑞迪教授提出“一定要让人工智能负起责任来”的建议。他指出,人工智能开发的前提是保障人工智能绝对不侵犯任何人类的权利,不给人类带来任何伤害。

而针对昨日马斯克比较悲观的“人工智能威胁论”,瑞迪教授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表示人类从数字体系的诞生到如今的科学体系,文明发展至此已经耗时千万年,而“人类做的事情,只是冰山一角”。所谓人工智能威胁论是不会发生的。

他强调:“我们的人工智能,必须以人为本。然后给我们创造更多的机会,给整个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梅宏教授就从软件工程和系统软件领域的角度向现场各位阐述了人工智能未来的一种发展:人、机、物合一的生态环境,称为“泛在操作系统(Ubiquitous Operating System)”。那何为“泛在”?梅宏教授对此的解释是,让这些技术“无处不在,无迹可寻!”

由商汤科技创始人、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主持的圆桌会议的嘉宾阵容也十分“豪华”: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汤姆·米切尔(Tom Mitchell)、中国香港中文大学院长黄定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院长苗春燕、上海科技大学执行院长虞晶怡、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埃文斯(James Evans)、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执行院长李向阳、悉尼大学院士冯大淦以及浙江大学院士陈刚悉数到场。

由商汤科技创始人、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主持的圆桌会议的嘉宾阵容“豪华”

嘉宾们就“高校间加强人工智能学术交流的模式”、“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社会责任”这三大议题进行了交流。

期间,嘉宾们主张对人工智能领域充满激情是在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前提,并一再强调人工智能领域全球化合作与跨界跨行业协作的必要性。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30A0P75L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