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褚君浩:中国车联网并没掉队!要发展,传感器需更多“中国心”

荔枝新闻讯“再高级的智能也是通过感知、认知和行动来完成的”,从机械化时代、电气化时代,到信息化时代,眼下我们已经开始向第四场工业革命——智能化时代飞跃,这个时期是一个“奇点”时期,这意味着思想、理念、计算都将迎来巨大的变化。

9月6日,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智能交通与车联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无锡举行,会间,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接受荔枝新闻采访时强调,“发展车联网两项核心技术不可或缺,一个是实时感知技术(传感器),一个是智慧分析技术”。

“只要有传感器,你就可以识别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比如我们的心脏安装一个心电图测试的传感器,及时地采集心脏信息,就知道心脏是否正常。”传感器已经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稍稍注意一下,到处都是传感器,有光、电、磁、热、声、机械各式各样,“我们需要保持品质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建立标准”。在智慧交通方面,需要用到很多的传感器来感知车辆的信息,感知周围的环境,比如汽车上的声音、雷达、形象感知等传感器。应用正在驱动传感器的发展。

在褚院士看来,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基于现有信息化基础,不断建立智能化复杂系统,并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未来,智慧城市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促进城市中信息空间、物理空间(各种建筑、硬的东西)、社会空间(人所构成的社会网)的深度融合,并通过丰富的应用系统,加速经济发展与转型,提高政府和公共服务效率,方便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有效保护和利用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IBM的总裁认为智慧城市就是物联网+互联网,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还要加上智能分析和控制。物联网是把网建立起来,加上智慧分析和控制,物联网就变成了一个能够产生产值、循环可用的系统。”做好这两个分析,需要有三大基础信息化技术: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分析。要全面透彻的实时感知需要传感器,进而互通互联、智慧地判断分析,然后及时快速地行动,“这个层面涉及到智慧交通很多课题要做。”

褚院士对荔枝新闻表示,目前很多应用部门进口传感器而不用国产传感器。在未来,国产技术水平需要提高,中国需真正掌握传感器核心技术,生产出品质良好,价格不贵,并能够出口的国产传感器。(记者/祝亦楠 摄像/权廉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06A0PRCP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