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顺丰在同城配送的新动作不断,新推出的跑腿小程序在整体操作和服务上与饿了么的“帮我买”以及美团外卖的“同城帮买”大同小异。
顺丰上线新业务,一方面,是因为即时物流的市场潜力不断凸显,小规模的试水也有益无害。另一方面,在传统快递业务中面临着三通一达的夹击,已显疲态,新业务成为新的希望。
顺丰同城业务增长迅速
去年6月,顺丰首次涉足即时物流领域,推出“同城急送”,承诺同城范围内半小时取件,1小时送达。上线之初,覆盖了15个城市,如今扩展到了20个城市。
顺丰同城急送由全职配送员提供服务,在安全性和专业性上有所保障。不过更为关键的是,在闪送、UU跑腿等企业的市场教育和新零售的发展逐渐成熟的背景下,顺丰入局的时机可以说是刚刚好。
顺丰在2019年半年报里提到,过去三年,顺丰同城面向餐饮、商超、服装、医药等全行业,提供了不同场景、配送距离、配送模式的定制化服务。它的服务客户包括麦当劳、肯德基、瑞幸咖啡、天虹、永辉、必胜客、优衣库等行业头部商家。
从服务B端客户,到上线同城急送、“帮我买”来服务C端消费者,顺丰企图在同城的业务中实现全覆盖。顺丰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其同城业务实现了营业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达 129.13%。
新业务或成顺丰新希望?
与同城业务超过100%的增长相比,顺丰的快递业务却显出增长疲态:
2019年上半年,顺丰快递单量达到20.17亿件,同比增长8.54%,只有行业平均增速的三分之一;而市场占有率为7.3%,同比下滑1.11%。
与行业内对手相比。韵达单量43.34亿件,同比增长44.71%;市场占有率超15%,同期增长2.06%;申通单量为30.12亿件,同比增长47.25%;市场占有率为10.85%,同比增长1.59个百分点。
顺丰在快递单量上的增长疲乏,只要原因便是错过了快速发展的电商,没有足够稳定的“商流”。看来,顺丰在快递业务上陷入了窘境。如何突破?不如再多开一条路。
2019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包括同城、快运、冷运、国际业务以及“供应链业务”在内的新业务营收占比达到23.66%,同比提升超7%。
新业务增长迅速。除了同城业务近130%的增长,快运和冷运也在加速增长。快运不含税营收50.72亿元,同比增长46.99%;冷运不含税营收23.52亿元,同比增长53.93%。供应链第一次纳入统计,不含税营收达到18.43亿元。
看来,新业务确实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未来,快递失速的困境之下,顺丰仍需要多面作战才能赢得下一个未来。
关注小E哥,获取行业新动态!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