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国产不如进口?6000家企业揭竿而起,联手上海揭露背后实情!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产业发展高地,工业化水平发达,制造业也向来处于全国一流水准,有不少产品远销海外的公司。

但可惜的是,尽管它们的产品走向了世界,但大部分都是以代工厂的身份亮相。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制造在响彻海外的同时,却没有让人映像深刻的品牌。

其实,不只是长三角地区,整个中国制造业都存在着这一现象。像华为、格力这样具备全球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很少,80%以上的中小企业都扮演着幕后英雄这样的角色。

它们为着国际大品牌们代工,干着最出力的活,拿着最微博的利润。甚至,有些国际品牌的产品从设计到生产,都是由它们负责,大牌们只用贴个牌就行了。

就以长三角的德力为例。它拥有亚洲最大的日用玻璃制造厂,是我国该领域内首家上市公司,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年销售额超10亿元。

仅仅是这些头衔和数据,就足以明了德力有着相当强悍的实力。可即使它占据国内近20%的市场份额,消费者依旧不知道这个品牌,产品知名度始终无法打开,这也就意味着无法攻下高端市场。

对此,德力高级副总裁程英岭十分无奈,部分由他们工厂生产的国际品牌玻璃受到疯抢,可一条生产线出来的自家产品却是无人问津。

然而,这一切随着上海在互联网下半场的爆发,逐渐得到改善。作为长三角地带的领头者,上海通过规模化的人工智能产业带动着这些代工厂变革。

德力联手上海本土企业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最后实现品牌影响力。其中,人工智能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计划中,拼多多联手德力首先对生产链进行了智能优化。通过智能分布式AI,实现了需求前置。

何为需求前置?

就是以往工厂里有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而现在则是,通过人工智能对平台大量的消费数据进行分析,什么样的规格、什么样的价格区域最受消费者欢迎。工厂就通过这些数据对产品进行定制化。这样一来,替工厂节省了大批设计费用,而且更迎合消费者。

除了需求前置之外,有了AI的赋能,平台还能根据消费数据,把商品智能化的推荐给有产品需求的客户。

AI的赋能加上平台本身所推出的工厂直连消费者模式,一批批的高性价比定制精品就这样诞生了。

时至今日,德力在拼多多上已经卖出了多款10万+爆款。真正的从幕后走向了台前,从代工转向了自主品牌化。

其实,跟德力一样有相同经历的还有三禾、丝飘、家卫士等众多代工企业。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6000多家的企业向“新品牌计划”靠拢了。

这些原本不甘于代工的国产中小品牌,正在逐渐被人所知。而拼多多跟中小企业的联手,只是上海利用规模化人工智能推动长三角产业的冰山一角。

或许,在人工智能逐渐融入产业的互联网下半场,属于长三角的爆发才刚刚开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1018A0DJUK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