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原阳齐街镇南、北黑石村探源

张帆文史类文章原阳走笔系列之——

南、北黑石村探源

文/张 帆

2017年7月间,我曾撰写过一篇《北黑石村,一位民国少将的传奇生涯》的文章,把原阳县齐街镇北黑石村人士、民国少将参军王馨甫先生介绍了一番。

其实,齐街镇既然有一个北黑石村,那么想必也应该对应有一个南黑石村。

2003年版《原阳县地名志》载:“南黑石位于乡驻地北3公里。据传,很久以前,因黄河涨水,在此地冲出一块大黑石。该村居黑石南,故名。南黑石村委会驻此村。270户,1128人,耕地103.公顷。聚落呈长方形,面积10万平方米。东西主街二条,南北主街一条,多为砖木结构瓦房。村北部原有一‘华岩寺’,规模较大,前后三院三殿,碧瓦红墙。神像以佛祖为主,壁画辉煌。新中国成立后,该寺被毁,现已无遗址。”

在此,我对“华岩寺”之名存疑,感觉应该是“华严寺”之误。试想,即便村中黑石为花岗岩石,也不会因为一块石头而建起一座寺庙。追究其之所以为“华严寺”,概因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之“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得,故中国历史上各地以“华严寺”命名的寺庙很多。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乃大乘佛教主要经典,为华严宗立宗之经。

而《原阳县地名志》北黑石村词条云:“位于乡驻地北四公里,东与封丘县、北与延津县为邻,处于原、延、封三县交界地带。据传,很久以前,黄河发大水,在这里冲出一块大黑石,此村位于黑石北面,故名。北黑石村委会驻此村。535户,2217人,耕地213公顷。”

据原籍南黑石村人士、原县政协主席刘宗训先生讲,解放前的华严寺规模还很大。寺院共分五道门,头门三间,左右啍哈二将;二道门三间,左右四大天王;三道门东西廊坊,各五间,里边塑有站神若干;四道门大雄宝殿,当地人称“腰大殿”,内塑二十四帅;五道门又一大雄宝殿,当地人称“后大殿”,内塑十八罗汉。内院有接待室,叫西客屋。文武僧若干,土地几十亩。解放后寺主李连被划为地主,寺院改为学校。五三年两座大雄宝殿被拆,将砖瓦木材用于扩建孟寨完小,仅留东西一廊坊继作小学。五八年改为大食堂,继而又作为仓库之用。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曾在此寺院住宿休整,当时人山人海,但军容相当整齐,秋毫无犯,从不扰民,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

探究南、北黑石村以及华严寺的历史,可以说《阳武县志》是最直接的资料。在嘉靖六年(1527)《阳武县志》中,虽然没有关于村落的记载,但“华严寺”已赫然在列,言之“在县东北五十里。”而此,正是自县城至南、北黑石村的大致距离。既然有“华严寺”坐落,想必此处就一定也有村落存在,这个村落可以肯定是黑石村,但不知那时是否已有南、北黑石村之分了?而从此也可以推及,华严寺和黑石村早在明朝嘉靖时期即以存在,迄今至少也应该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但据村中老人口口相传,华严寺乃唐朝时期尉迟敬德(585年-658年)所建,按此推算,则华严寺迄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的历史。

到了明万历十九年(1591),邑地重修《阳武县志》。但现在看到的已是残本,缺五卷内容,故不见记载。

盛世修志,历史之必然。在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阳武县复修县志。在此《阳武县志》“寺观志”中,有“华严寺,在县东北五十里”的记载。在“乡村集镇、县东三十六村”中,有“北黑石寨,去县六十里,“南黑石寨,去县三十五里”的记载。这使我感到疑惑,为什么当时二村的距离相差竟有二十五里之遥呢?那么,又是在什么时间二村又紧邻在一起了呢?

在清乾隆九年(1744)增修《阳武县志》“乡村、西小黑石地方所管十庄”中,“南黑石庄”“北黑石庄”都有记载。可见此时南、北黑石村已拉近了距离,故在同一“地方”管辖。但这部县志中却提到了“东小黑石地方”和“西小黑石地方”,但不知道这两个“小黑石”是否又是两个村落?在此县志“寺观附”中,也提到了“华严寺,在县东北五十里。”关于“西小黑石地方”,当地老人则称之为“西黑石地方、南黑石村”。

到了民国时期,在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阳武县志》“村区志、第三区”中,“北黑石”属“第三十五保”,“南黑石”属“第三十六保”。在县志“祠祀志”中,乡村寺庙则多无记载。

岁月匆匆,历史一去不返。而今,南黑石村与北黑石村相依相偎,如一对亲弟兄般,一同坐落于原阳、延津、封丘三县交界之地,正伴随着时代的节拍,只争朝夕,走向未来!

作者简介

张帆,字永杰,号清风。男,1966年生。河南原阳人。清华大学河南校友会《河南清华人》特邀编辑、中原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会员、新乡诗词学会理事、原阳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原阳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诗词入选多家大型典籍。在全国各级诗词大奖赛获奖五十余次,是第四届“华夏诗词奖”、首届“诗词中国”奖获得者。被聘为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文化使者。

编 辑:祝利

责任编辑:窦智

监 制:薛鹏飞

总 监 制:贺洪强

欢迎朋友们写信投稿!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2A0IRE5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