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韩国国防部发布《2020-2024年国防计划》

科技战略

韩国国防部发布《2020-2024年国防计划》

据国防科技新闻网8月15日消息,韩国国防部发布《2020-2024年国防计划》,预计韩国未来五年国防预算总额达290.5万亿韩元(约合2388亿美元),其中64%的预算(186.7万亿韩元)将用于运营支出,旨在优化军力,打造军事技能人才和集成高新技术。计划表明,韩国2020-2024年的研发重点为自动化、机器人、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及各类C4ISR系统。

韩国科学技术评价院发布《2019年十大材料领域新兴技术》报告

据中国台湾科技发展观测平台官网8月15日消息,韩国科学技术评价院(KISTEP)发布《2019年十大材料领域新兴技术》报告。报告以可行性、市场潜力及技术创新为标准,在环境、生物、能源、电子领域选定十大技术为:可生物分解薄膜、可代替感官装置的材料、3D打印人工器官、高效耐火固态电解质、交通行业快速充电电池、超轻量运输装置、适应极端环境的核融合材料、可弯曲显示器、自动控制生命周期的化学材料、结合可穿戴装置的纺织品。此外,报告分析了上述技术的社会经济意义、实现障碍和创新解决方案。

美国陆军计划重组其导弹与太空项目执行办公室

据国防科技要闻8月16日消息,美国陆军计划重组其导弹与太空项目执行办公室,将导弹与太空项目执行办公室具体划分为:火力雷达与传感器办公室、综合火力任务指挥办公室、防空反导火力办公室、作战与战略火力办公室和航空与地面火力办公室。重组后的导弹与太空项目执行办公室将重点关注传感器投资组合,以充分利用战场空间传感器提高态势感知能力,实现一体化火力能力,为多域作战提供支持,并预计于2021财年第一季度形成完全作战能力。

信息

美国亚马逊公司升级其面部识别服务,可检测不同情绪

据CNBC网8月14日消息,美国亚马逊公司更新其“Rekognition”面部识别服务,使其具有情绪识别的功能。Rekognition服务借助人工智能从照片数据库中不断学习,能够识别快乐、悲伤、愤怒、惊讶、厌恶、平静、疑惑和恐惧情绪,通过系统迭代和版本升级,其识别准确度和稳定性不断提升。据悉,亚马逊Rekognition服务的客户包括美国警察局、FBI等执法机构,其在刑事侦查等执法行动中的应用已引发较大争议,民众对个人隐私权存在严重担忧。

美国Traces AI公司正开发新型追踪技术,减小对面部识别的依赖

据TechCrunch网8月15日消息,美国Traces AI公司正开发新型追踪技术,使用多种个人特征识别身份,以减小对面部识别的依赖。研究人员表示,传统的监视器跟踪技术都过于依赖人脸识别,可能会侵犯到公众的隐私。Traces AI所研究的识别技术不过度关注人脸,而是依赖个人的其他物理属性,如衣服、发型和肢体语言等。Traces AI希望新型追踪技术能替代政府机构执法过程中采用的人脸识别技术,以最大限度保护公众隐私。此外,不依赖人脸识别的追踪技术也可减少计算机系统造成的种族歧视。

美国网络司令部公布与朝鲜黑客组织有关的恶意软件样本

据TechCrunch网8月15日消息,美国网络司令部公布了一系列与朝鲜黑客有关的恶意软件样本。美国网络司令部表示,这些恶意软件与朝鲜政府背景的黑客组织APT38有关,主要用于盗取数据实施金融犯罪,涉及金额达数十亿美元。目前,研究人员已将恶意软件的样本上传至VirusTotal数据库,便于安全人员开展防护研究。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发布人工智能标准制定指南

据环球网8月16日消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了人工智能标准制定指南,为美国政府如何制定人工智能技术道德标准提出指导意见。该指南没有包括任何具体的法规或政策,但提出了一些高级原则,如:要求联邦标准在严格和透明度之间有合适的权衡;要求标准制定者足够了解美国政府的政策和原则;要求制定标准化的测试机制和绩效指标等。NIST希望此标准制定指南能促使相关人工智能法规出台,促进人工智能合理、有序发展,为生产力提高、国际合作和国家安全建设提供支持。

生物

瑞典研究人员在皮肤中发现新的感觉器官

据Sciencedaily网站8月15日消息,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皮肤中发现了一种对有害环境刺激敏感的新感觉器官,能够感知机械疼痛损伤如刺破和撞击。该器官是由多个长突起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共同构成皮肤内的网状器官。研究人员认为,对疼痛的敏感性不仅发生在皮肤的神经纤维中,而且也发生在这一新发现的感觉器官中。该发现改变了关于身体感觉的细胞机制的认识,增加了对慢性疼痛的理解。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科学》期刊。

美意科学家开发出通过非侵入性电刺激治疗脑肿瘤的新方法

据MedicalXpress 8月15日消息,美国哈佛医学院和意大利锡耶纳大学的科学家合作测试了通过非侵入性电刺激治疗脑肿瘤的新方法。非侵入性颅电刺激(tES)主要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研究人员首次将tES测试用于脑肿瘤患者,通过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对大脑进行低强度电刺激。结果发现,电刺激导致肿瘤血流量显著减少,大脑其他部位无变化。此类治疗可改变肿瘤的生长和发展,为脑肿瘤患者提供非侵入性治疗选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科学·发展》期刊。

瑞士科学家开发出可同时编辑多个基因的CRISPR新方法

据Science网站8月16日消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利用Cas12a酶,可同时编辑25个不同基因位点的CRISPR基因编辑方法。研究人员表示,该技术不仅限于25个基因位点,理论上可增加到数百个基因靶点,从而实现更大规模的细胞重编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方法》期刊。

能源

特斯拉发布研究报告称,发现新型锂电技术路线

据中国能源网8月15日消息,特斯拉电池研究小组与合作伙伴发表了新的研究报告称,发现了比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更高且更稳定的新型锂电池技术,或将改变下一阶段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路线。此前,很多电池研究机构都将固态电池作为下一阶段技术路线的首选。但该技术报告称,在最新的实验中发现,采用LiDFOB/LiBF4液态电解质的无阳极锂金属电池在9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可以剩余80%的电池容量,并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在能量密度上也不亚于固态电池。此外,该报告还表示,该新型电池在安全性及商业化上也均具有优势。

海洋

美海军公布大型无人水面艇需求建议书草案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8月15日消息,美海军近日公布大型无人水面艇需求建议书草案。该草案指出,大型无人水面艇需具备较强的有效载荷能力,具备自主或半自主作战能力。美海军计划将这些大型无人水面艇与宙斯盾作战系统及其它传感器相结合,从而使其与载人舰艇上的指挥和控制基础设施相连接。据悉,在年初举行的海军无人水面艇工业日上,已有超过80家的公司对该项目表示出兴趣。

航空

德国宇航中心将与德国Drone Rescue Systems公司联合开发飞机回收火箭技术

据航空工业信息网8月15日消息,德国宇航中心将与德国Drone Rescue Systems公司联合开发“空中飞行编队捕获火箭一级助推器”(FALCon)回收火箭技术。FALCon旨在利用飞机回收下降中的有翼式一级火箭助推器,以提高卫星发射的效费比。该项目人员表示,该项目将于未来三年内进行演示。

韩国计划增购反导雷达及“宙斯盾”驱逐舰

据电科防务8月15日消息,韩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增购两部地面反导预警雷达和三艘“宙斯盾”驱逐舰。该计划是韩国国防部8月14日公布的《韩国2020-2024年国防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增强军事能力。韩国国防部表示,此举将确保韩国对朝鲜的新型弹道导弹拥有足够的拦截能力。

美国Echodyne公司推出用于监控无人机的高性能3D雷达

据无人机网8月15日消息,美国Echodyne公司推出了用于监控无人机的新型无线电定位和无线电导航3D雷达EchoGuard。该雷达具有易集成于其他设备、探测距离远、可靠性高、可精准跟踪多个目标等特点,已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批准,并允许其在整个美国地面和空域部署。Echodyne公司首席执行官Eben Frankenberg表示,EchoGuard是多一款多层外围防御解决方案的完美雷达,将满足机场、体育场馆和其他重要设施监控无人机的需求。

朝鲜时隔6天再射2枚飞行器

据韩联社中文网8月16日消息,韩国联合参谋本部16日宣称,朝鲜于当地时间8时1分及8时16分在江原道通川郡一带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了2枚不明飞行器。此次发射的飞行器飞行高度约为30千米,飞行距离估测为230千米,最高飞行时速超过6.1马赫。韩方初步推测此次发射的不明飞行器为短程导弹。据悉,从7月25日至今,朝鲜已完成6次短程导弹发射。对此,韩军表示,正在严密关注相关动向并保持高度警戒。

美空军实验室完成机器人飞行员无人转换项目首飞试验

据航空工业信息网8月16日消息,美空军研究实验室快速创新中心(CRI)完成了机器人飞行员无人转换项目(ROBOpilot)的首飞试验。在试验中,ROBOpilot模拟了人类飞行员分析飞行数据和操作控制的方式,利用无人驾驶系统操控有人机,并完成2小时的试飞任务。据悉, ROBOpilot具有通用、易于安装和避免第三方侵入等特点。因此,ROBOpilot可适配于大部分传统航空飞机,将对无人驾驶飞机的发展产生影响。

航天

俄罗斯计划2021年开展第二次空间激光通信试验

据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8月15日消息,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计划于2021年在国际空间站与地面基站之间开展第二次空间高速激光通信链路试验(SLS-2)。此试验旨在利用激光通信使国际空间站与地面基站的数据传输速率提高至每秒10吉比特,并计划在国际空间站与卫星之间建立速率为每秒1.2吉比特的激光信道。据悉,此项试验将于2021年完成,届时国际空间站将可通过俄罗斯的设备完成全天时通信。

韩国将研制新一代中型卫星

据微视航天8月16日消息,韩国政府在第十六次韩国国家宇宙委员会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研制新一代中型卫星的计划。该计划将在2025年前研制3颗500公斤级的中型卫星,以满足韩国在气象、海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公共需求。韩国科技部长官俞英民表示,该计划的实施将会大力推动韩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

新材料

三星显示器公司拟因供应过剩关停韩国LCD工厂

据cnBeta网站8月16日消息,三星电子旗下面板制造商三星显示器公司表示,由于供应过剩,该公司正考虑关停韩国液晶显示器(LCD)工厂。三星显示器公司目前在韩国运营两条LCD生产线,在中国运营一条。来自中国品牌的竞争加剧,向更先进OLED面板过渡,以及智能手机需求放缓,都导致韩国显示器制造商的LCD面板销量下降,价格疲软。该公司在声明中表示:“由于供应过剩和盈利能力不断恶化,公司始终在调整产能和设备运营情况,我们仍在考虑关停生产线,但尚未做出最终决定。”

先进制造

瑞士日本联合团队开发出用于软体机器人的微型可伸缩泵

据TechXplore网8月14日消息,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和日本芝浦工业大学联合团队开发出用于软机器人的微型可伸缩泵。该可伸缩泵能完全静音且能耗极低,其所有部件均具有机械柔性,可置入软体机器人内用于驱动。此研究突破了传统软体机器人需要连接外部泵和导管的限制,使软体机器人更加灵活,自主性更高。研究人员表示,这是软体机器人领域研究的一种范式转变,将为软体机器人的发展开辟新道路。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转载请注明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6A0M45X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