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京东和百度,也跟着认怂了…

这几年互联网发展特猛,最常用的套路就是先用「免费」吸引用户,不计成本地跑马圈地。

等把对手熬死了,用户的习惯培养起来了,再开始慢慢收割。

看看我们身边熟悉的共享单车、滴滴打车、饿了么外卖等等独角兽,无一例外。

反正是资本投的钱,烧就对了,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不,最近又有三个我们常用的理财软件停止烧钱补贴,开始「收割」用户了。

分别是: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和苏宁金融。

以后用这三个APP还信用卡,要收手续费。

收费情况

各家规则不太一样,小宝挨个说说。

京东金融:

从9月1号开始,还款超过1万的部分,要收取0.15%的手续费,最低是0.1元。

比如要还3万块,其中1万免费,剩下2万按0.15%收,也就是30元。

度小满金融:

度小满是百度旗下的,比京东更狠一点,8月29号就开始,没有免费还款额度。(不知道哪来的勇气)

每一笔都会收取0.1%的手续费,最低按照0.1元收。

同样假设要还3万,3万全按0.1%计算,也是30元。

苏宁金融:

苏宁的动作更麻利,8月1号就已经开始了,收费情况比前两家好一些。

有1万的免费额度,1~5万的部分按照0.08%收取,超过5万,收取0.2%。

另外,像我们平时最常使用的微信和支付宝也早就开始陆续收费了。

微信,0免费额度,每笔收费0.1%,最低也是0.1。

支付宝,免费额度2千,超出的部分收0.1%。

不过支付宝好在还可以用蚂蚁积分兑换免费还款额,1积分换3元免费额度,平时用不上的积分正好有了用武之地。

小宝总结了一下:

(点击查看大图)

为啥要收费?

首先我们要知道,目前通过这些渠道还款本身是有成本的。

以前不收费,是因为微信支付宝京东百度这些大厂为了吸引用户,自己掏钱补贴了。

那为啥现在不补贴了呢?

主要原因是「备付金」上缴央行集中存管。

很多人都知道支付宝有一块特赚钱的业务,我们在淘宝上买东西支付了钱之后,钱并没有立马打给卖家,而是先存在支付宝的账户上。

等我们确认收货了,支付宝才会把钱给到卖家。

一来二去,总会有一些钱沉淀在平台上,也就成了刚刚所说的备付金。

对于装机必备的支付宝来说,备付金规模大约在4~5千亿,妥妥的天文数字哈。

之前支付宝这类平台可以拿着这些钱自己捣腾,比如买买理财产品,投资点什么东西,一年至少躺赚上百亿利息。

后来央妈觉得这样风险太高,万一平台杀红了眼把这钱拿去炒股炒房或者老板带着小姨子跑去中国澳门一把梭哈了,到头来还得给他们擦屁股。

所以今年年初就要求所有平台,备付金一律上交央行集中存管。

平台躺赚的日子从此也就到头了。

本来用备付金赚来的利息还能填补一下还信用卡的手续费,现在没有利息躺赚了,自然就吃不消,伸手问用户要钱。

另外,原本备付金这东西都是各家银行抢着要的。

比如说招商银行跟支付宝说,你把一部分备付金存我这吧,我给你XX利息。

并且通过支付宝还我们招行信用卡的话,手续费也降低点或者干脆就免了。

之前平台手握巨额备付金,自然就有跟银行的议价资本。

现在备付金被央妈统一调走,平台也就拉不下脸跟银行谈条件了,只好乖乖交手续费……

怎么还款不用手续费?

虽然很多路子被堵上了,但对于我们来说也不是完全没办法。

小宝挑两个自己最常用的方法分享一下:

1、云闪付APP

小宝觉得最好用的还是这个地主家的傻儿子。

不仅平时活动又多又狠,而且只要是带银联标志的信用卡,就能用它免费还款。

没有啥额度限制,像小宝一张卡一次性最多能免费还5万,同一张信用卡一个月能免费还2次,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妥妥地够用了。

2、各家银行信用卡APP

基本各家银行的信用卡都有自己的APP,比如招行的「掌上生活」、交行的「买单吧」、中信的「动卡空间」等等。

我们可以直接在APP上绑定自己常用的储蓄卡进行还款。

比如小宝交通银行那张沃尔玛卡,小宝用他家的买单吧绑定自己的招行储蓄卡,直接就能免费还款。

反正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信用卡嘛,在小宝眼里就是银行白送我们的福利。

不仅平时活动多,能免费换星巴克和汉堡王套餐之类的,还有长达五十天左右的免息期可以白赚利息,不薅白不薅。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9A0ADRP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