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合肥造”

计算机被誉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深刻引发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在合肥诞生,从而拉开了我国微型计算机事业发展的序幕。

【出镜】我现在是安徽创新馆,在我旁边的展柜里陈列的是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43年前,这台全部国产化的微型计算机在合肥诞生,从而在中国的计算机事业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合肥也因此赢得了中国微机摇篮的美誉。

看到当年研制的微型计算机和自己年轻时的照片,安徽大学计算机系首任系主任、83岁的程锦松老人激动不已。1971年,美国硅谷研制出了微处理器;1973年,第四工业机械部决定在合肥成立联合设计组,研制微型计算机:安徽无线电厂负责整体设计、软件设计、联调联试,清华大学负责集成电路和芯片研制,第四工业机械部六所负责推广应用。

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研发者 程锦松

我们没有办法仿制,一个没资料,更重要的是,我们当时集成电路的工艺水平,跟美国差了好大一截子,从来没有的东西,你要敢去创,敢去闯,要以顽强拼搏的精神把这个事情给干出来!

程锦松所在的安徽无线电厂一时间聚集了当时国内电子工业最尖端的一批人才,大家在电子管、晶体管计算机的基础上,围绕一系列核心技术攻坚克难,程锦松的妻子喻嗣南就是其中一员。

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研发者 喻嗣南

那个时候没有高级云,都是用机器云来写,二进制码代写,天天晚上加班。

研制计算机,芯片是核心技术。而当时中国的集成电路技术很低,只能化整为零,将处理器芯片分解成若干个小块。

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研发者  程锦松

蚂蚁啃骨头的方法,它本来是一片,我们就搞十几个片子,给它组装起来,小规模的片子清华大学它可以做。

凭着这种“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计算机总体架构搭建起来后,喻嗣南负责软件设计和调试。由于当时一个芯片的内存只有1K,却要包含加减乘除、三角函数、开方、平方等功能,如何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确实需要花费脑筋。

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研发者 喻嗣南

这一片只有多少个字节呢,只有1024个字节,内存就这么点个大,我们两个到那去调的时候,就差3个字节才能装下,就围绕这3个字节,我们就花了好长时间,两个晚上才把它压缩进去。

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研发者 程锦松

我们是填补了微型机的空白,为了国家需要,我们尽力而为。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 张兴义

程老师他们这一批老的学者和专家,他们能够迎着国家的卡脖子工程,迎难而上,不畏艰难,拼搏精神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为我们的人工智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从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到世界首台量子计算机,从科教之城到创新高地,如今,合肥已经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面向最前沿,这里正推进关键领域自主创新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迈进,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语音等技术都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8A0S45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