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炮轰?销售误导、惜赔拖赔被银保监半点名批评!

1

9月2日,银保监官网发布了一则公告,向三家银行保险机构开炮,批评其侵害消费者权益,并由此要求其他银行保险机构开展自查自纠。

来看一下主要内容:

(全文链接点击文章下面的“阅读原文”)

三家银行保险机构,是银行、寿险和财险各一家,公告文中用的某银行、某人寿、某财险,并没有直接告知公司名字。

就有人吐槽说,既然都批评了,为啥不点名?

我天!

就文中提到的那些产品信息,这些公司的名字早就呼之欲出,点名不点名,有啥区别呢。

银保监爸爸喜欢含蓄,咱也就心领神会,不要太直接了。

说实在的,公告中提到的违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内容,其实每天都在我们眼前上演,何止是这“不点名”的三家啊。

所以,监管爸爸一公告,各家公司都要抖三抖,谁家心里没点数呢,也算是“杀鸡儆猴”、“枪打出头鸟”了。

2

公告中批评的三家银行保险机,问题虽然各有不同,其实是行业普遍的现象。

销售误导

行业行为规范早就摆在那里,但执行起来,问题总是层出不穷。

公告中提及的,无论是银行代理销售理财险承诺固定收益,还是寿险公司电销以银行存款的名义宣传保险产品、且隐瞒合同重要部分,以及财险、寿险公司在互联网平台上产品宣传用语与条款不符等等,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违规行为。

见得多了,大家习以为常,或是见怪不怪。

以“意外住院津贴补助”保险责任与保险条款不一致为例,大多数互联网意外险产品,为了便利,保险条款都是通用的,譬如2019年的新产品,条款可能是2009版本的。

实际的保障内容,要以投保页面的保障详情、投保须知或特别约定为准,而且行业默认特别约定大于条款。

公告中被点名的“100万自驾车两全险”和“妈妈乐少儿疾病住院险”,已经被支付宝下架。

而被点名的尊享e生,作为百万医疗险的鼻祖,投保量不小,因为产品的高性价比和较好的增值服务被我们推荐,我们读者中不少人会关心,可以多说一点。

尊享e生在很多平台都有销售,不同平台的宣传用语会有不同,公告中提到的问题,是公司官网和APP,在2017年6月21日~2018年12月10日期间,其中提到尊享e生2017与条款不符的两个宣传用语,我们来解读一下。

宣传语“只要确诊癌症,从此无免赔额”,对应的条款是:

按照条款,投保后初次确诊恶性肿瘤,当年及以后连续投保期间,都不再扣除免赔额,我们在测评时常写成癌症0免赔。

如果从专业严谨的角度来看,癌症不能直接和恶性肿瘤划等号,而且确诊癌症后,必须是连续投保才是0免赔。

公告中指出此宣传用语与条款不符,应是指宣传用语不严谨。

“100%的赔付比例”,同样问题,按照条款如果以有社保身份投保,而理赔时未经社保报销,保险公司只赔付60%,而不是100%。

宣传用语不严谨,在不少产品中都存在,我们之前也曾吐槽过,甚至有不少线上或线下产品,在投保页面的宣传中,故意夸大其词,或者是故意片面诱导,此次监管提出批评,线上线下都得收敛,看来今后非常考验产品宣传人员的语言功力了。

惜赔拖赔

我们买保险,无非就是为了出现风险时获得赔付、转嫁风险损失,理赔是否容易自然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要不说呢,保险公司的口碑是理赔赔出来的。

刚刚整理的30家保险公司2019年理赔报告可以看到,获赔率最低也在97%以上,理赔时效也都非常迅速。

但也不排除个别公司或个别案件,出现惜赔拖赔的情况。

我们分享过的其他理赔案例中,有很爽快的,也有拖了一段时间的,或者有争议最终达到协议理赔的案例,如:

总之,在实际的理赔过程中,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原因,确实会出现各种情况。

公告中批评的“某财险公司”,虽然没有具体提及是哪款产品,但也会有不少小伙伴会联想到上面提到的“尊享e生”,由此担心自己保单今后的理赔。

尊享e生从2016年开始销售到现在,4年多过去,逐渐进入理赔高峰。

从玩保哥经手过的几起尊享e生的理赔来看,整体还行,有个别出现核赔等待10多天的,经过沟通获得较满意的解决。

不管此次被点名批评,是否涉及尊享e生这款产品,反正某财险公司高层应该会更上心,以后大概率是不敢怠慢消费者合理的理赔申请了。

所以懂一些保险知识的小伙伴都知道,出现理赔问题,不论是纠纷、还是惜赔拖赔,打银保监投诉电话,效果都是杠杠滴。

有“这层关系”罩着,只要消费者有理,理赔基本是有保证的。

但也别想歪了钻空子,刻意骗保、恶意退保神马的,还是不要瞎折腾,最后把这层保护给作弯了。

3

公告中没有直接点名违规银行和保险公司,但有意思的是,却点名了支付宝和滴滴这两大互联网流量平台。

互联网保险作为新兴的保险销售渠道,在普及保险知识、提升国民保险意识、降低保险产品费率、提高投保便利性等方面,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

但同样地,作为新兴的、快速崛起的销售渠道,一方面自身规范还不够,另一方面部分消费者的保险知识还有待提高,销售崛起的同时,消费投诉率也居高不下。

尤其是最近两三年杀进来的流量巨头们,更是首当其冲。

譬如支付宝蚂蚁保险,就好比一个保险产品超市,保险产品琳琅满目,产品性价比也参差不齐,坑点也不少。

其实很多消费者保险知识并不足以判断和分辨产品好坏或适合与否,再加上平台配套的服务跟不上,不规范问题多,销量大、投诉也随之攀升。

所以此次银保监点名支付宝和滴滴两大流量平台,我们看来是警醒意味浓厚,而在警醒的背后,应该也包含着希望流量巨头们带头规范做榜样的期许吧。

有问题存在不可怕,监管层的批评也不可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怕的就是明知故犯、死不悔改。

保险行业的口碑,从崩坏到重建,需要行业每一份力量的努力,大到行业巨头,小到每一个从业个体,监管层和消费者的督促更是促进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国家强盛百姓安,行业兴盛从业者幸。

既然吃这碗饭,就要心存敬畏,多一点专业、多一点真诚。

由此自勉,亦与君共勉之。

关注玩保录,不被保险玩!

延伸阅读: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06A0QR97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