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泛在电力物联网热潮下,如何以“硬核人工智能”打造输电线路运检新模式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于2019年提出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目标,泛在电力物联网迅速成为电力、互联网、安防等行业的流行“热词”。

据悉,泛在电力物联网承载着电网转型任务,目的是适应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加速融合趋势,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全面应用,对发电、变电、输电、用电等环节进行智能化升级。

聚焦到细分领域,在电网输电线路巡检环节,虽然部分地区已采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进行智能巡检,但究其根本,仍未脱离人力巡检、报告的旧模式,这与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自动化“电网智能化监测”愿景相差甚远。

虽然现状如此,但电力部门与相关企业对电网智能化监测的探索实践却从未停止。

2019年8月8日,国内人工智能视觉技术方案提供商INDEMIND与国网重庆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电网输电线路智能监测平台,正式于重庆市奉节县、垫江县两地挂网运行。

该平台实现了输电线路全天候、全区域的自主监测、预警,展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热潮下的输电线路检测运维新模式。

据悉,INDEMIND是专注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人工智能公司,行业知名的计算机视觉方案提供商,其多项基于AI视觉技术的解决方案已服务于电力、机器人、穿戴计算等行业,受到了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与青睐。

传统电网巡检、运维中的阿喀琉斯之踵

近年来,我国电网建设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电网输电线路总长度超过118万公里,“十三五”期间更将达到159万公里。

电网规模的快速扩张,一方面为国家发展增砖添瓦,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为电网巡检、运维工作带来了更多困难与挑战。

INDEMIND联合创始人姜文告诉雷锋网,当前输电线路巡检、运维工作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其一,国家电网部署的输电线路监测系统覆盖率无法达到100%,存在监测盲区,需要人工巡检辅助监测。

其二,我国电网规模庞大,传统人工巡检不仅会造成巡检人员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等问题,同时也会增加电力部门巡检运维成本。

第三,输电线路多部署在荒郊野岭,当遇到雨雪、大雾等恶劣天气,长距离、大规模的巡检作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硬核人工智能”的输电线路运维新模式 

因此,INDEMIND根据实际需求,综合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打造了电网输电线路智能监测平台。

该平台可代替人工,对输电线路进行7x24小时全天候监测,从线路入侵、导线异动、杆塔状态、气象灾害等维度,对输电线路各类异常情况进行自主预警、识别、上报。解决了人工巡检效率低、误判率高等问题,提高了输电网络稳定性、安全性及抗风险能力。

相较于传统人工巡检,INDEMIND电网智能监测平台的监测效率提高了数十倍,并且该平台改变了“数据异常-人工现场确认-维护检修”的运维体系,实现巡检轻量化。

当异常情况发生时,智能监测平台将进行自主智能分析,对异常类型、位置实时预警上报,直接为运维人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极大便利了输电线路安全隐患巡检、维护工作。

当谈及该平台实际表现时,姜文表示:“输电线路智能监测平台为输电线路巡检、运维提供了一种轻量化、智能化的新模式。根据反馈,智能监测平台在数据监测、异常分析定位以及预案反馈等方面表现十分优秀,垫江、奉节两地的电力部门对其功能与效果表示了高度认可。”

市场机会被打开,千亿市场正在来临

在国家电网“三型两网”浪潮下,电力智能检测市场机会正被打开。据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突破了650亿元大关,2019年前两个季度,市场规模已达到340亿元左右。可以预见,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将迎来电力智能检测行业的飞速发展。

对此,姜文表示,输电线路智能监测平台在重庆挂网运行是INDEMIND为电力行业赋能的第一步。未来,INDEMIND将通过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助力电力行业,由点及面,全面推动输电线路智能监测平台的大规模应用,驱动输电线路监测智能化升级,加速泛在电力物联网新时代建设。雷锋网雷锋网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07A06K7V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