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深入浅出Rust异步编程之Tokio

本文以tokio为例简单介绍Rust异步编程相关的一些知识。

首先让我们看看为什么使用rust来进行异步编程。这里tokio官方给出了一个性能测试的对比,可以看到tokio是性能最好,实际上运行这个基准测试的时候,tokio性能更好的2.0版本尚未发布,否则估计性能还有很大提升。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需要非常极致性能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rust+tokio来实现。

Rust网络编程

Rust实际上并不跟一定的网络编程模型强绑定,实际rust可以实现阻塞IO+多线程,非阻塞IO+回调,用户态线程等多种模型。这里着重介绍Rust实现的用户态线程。

首先,Rust的用户态线程是一种基于Future的用户态线程,关于Future本身,本文后续部分有详细论述。

其次,由于是Rust实现,因此可以做到零成本抽象,并且更容易做到安全。

最后,由于没有运行时大量内存分配,没有动态逻辑分派,也没有GC开销,所以该实现的效率非常高。

Rust异步编程是构建在操作系统相关API上,MIO库类似Java的Nio库,针对多种操作系统的不同API做了统一封装。Future库类似Java的Future库,提供了相关接口和常用的组合能力。Tokio构建于两者之上,在MIO和future的基础上实现了用户态线程。使用Tokio进行异步编程的技术栈如下,需要注意的是,应用程序会同时接触到Tokio和future的API。

Futures

future是rust异步编程的核心。首先我们介绍什么是future。future是一段异步计算程序,可以在将来获取产生的数据。举例来说,获取数据库查询结果,RPC调用这些实际上都可以使用future来实现。通常实现future有两种模式,一种基于推模式,也被称为基于完成的模式,一种基于拉模式,也被称为基于就绪的模式。Rust的future库实现了基于拉模式的future。

rust的future选择拉模式来实现。接口定义如下:

假设一个future要做这样的功能,从TCP数据流读取数据并计算自己读了多少个字节并进行回调。那用代码表示:

每次调用poll方法,MyTcpStream都会调用socket的read方法(这里的TcpStream本身也是一个future,read内部也是调用poll方法),当read返回为Async::NotReady的时候,调度器会将当前的Task休眠,如果返回Async::Read(n)表示读到了数据,则给计数器加对应的数,如果返回Async::Ready(0),则表示TcpStream里有的数据已经读完,就将计数器返回。

为了方便大家使用,future库包提供了很多组合子,以AndThen组合子为例:

这里AndThen枚举,First有两个值,其中A是一个future,F是一个闭包,AndThen实现的poll方法,就是假如调用future_a的poll方法有返回值,那么就调用闭包,并将其返回值包装为Async::Ready返回,如果poll的返回值是Async::NotReady则同样返回Async::NotReady。有了这个AndThen方法,通过组合子函数(比如and_then实际上是将上一个future和闭包传入生成一个AndThen future),我们就可以实现一些复杂逻辑:

上面的代码就是建立Tcp连接,然后每次读数据,都通过第一个and_then打印日志,然后再通过第二个and_then做其他处理,tokio::spawn用于执行最终的future,用图形来表示:

如果没有数据:

如果有数据:

如果将MyTcpStream的poll实现改为:

这段代码主要是将socket中数据读出,然后包装为Async::Ready或者Async::NotReady供下一个future使用,我们就可以实现更复杂的逻辑,比如:

我们上面解释了future和组合子,漏掉一个重要的API,就是:

当我们使用spawn方法的时候,tokio会将传入的future生成一个task,由于future内部包含了另外的future,所以就组成了如下所示结构,其中task就是轻量级线程。

Tokio

上面我们介绍了future相关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先看看tokio如何使用,我们这里先用taokio启动一个服务器,代码如下:

上面的代码首先生成一个TcpListener,listener的incomming和foreach会将连进来的tcp连接生成TcpStream(即代码中的socket),针对每一个连接启动一个用户态线程处理。

Tokio本身是基于Mio和future库来实现的,其主要包含两个主要的大功能部分(本文不是对源码进行分析,Tokio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也较大,只是进行原理说明),reactor和scheduler。

scheduler负责对task进行调度,上文所展示的task调度部分功能就是由scheduler负责,reactor部分主要是负责事件触发,比如网络事件,文件系统事件,定时器等等。用图展示如下:

当有事件触发的时候,reactor会通过task的api通知scheduler运行该任务。

对于Reactor来说,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Poll和io_dispatch,在linux上Poll是对Epoll实例的封装(在其他操作系统上也类似),io_dispatch其中记录了调度相关的信息,具体来说主要是记录了task的id和fd的对应关系。当通过Poll获取到FD事件的时候,通过io_dispatch找到task,然后再通知调度器。

TcpListner实际并非rust std库中的TcpListner,tokio对其进行了包装,每次有新连接到来的时候都会生成一个新的TcpStream。

TcpStream也是tokio包装后的TcpStream,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一个PollEvented,而PollEvented内部包含实际的TcpSteam。PollEvented构造之后,会调用io_dispatch中的注册接口,然后在第一次调用poll的时候,将fd和task关联。

Async/await

通过上面的文章可以看到,直接使用tokio相关API还是有些难度的,然而在rust 1.39.0之后的版本,我们可以使用async/awai特性来简化代码,使得代码更容易理解。使用async/await后,上面的代码可以简化为:

要点在于对于需要异步的函数使用async修饰,在调用async函数的时候使用await获取返回结果。实际上async函数是由编辑器生成的future,await也是由编译器生成代码调用future的poll方法。因此真正用好async/await也需要对上面的内容了解清楚。

Tips

最后,使用tokio有一些需要注意地方:

生命周期的问题。声明周期的问题是一直贯穿rust的,具体到tokio使用上来说,最主要的是self的生命周期问题,主要是因为runtime要求借用是静态的,这个跟对象本身的声明周期是有矛盾的。我们推荐的主要做法是使用actor模型,这样可以消除掉对于静态生命周期的要求。

注意兼容问题,最主要是需要注意future01和future03的兼容性问题,future官方提供了兼容包,来做版本之间的兼容,如果要使用async/await,推荐尽量使用future03库。

runtime,tokio的一个runtime对应一个线程池,因此推荐对不同业务使用不同线程池,减少业务之间相互影响。

使用TaskExecutor/Handle来spawm一个task。上面代码里经常使用的tokio::spawn是针对默认runtime的,如果使用了不同的runtime,那么就不能使用tokio::spawn。另外,TaskExecutor/Handle支持clone,可以解决一些生命周期带来的问题。

可以在代码中通过api通知task运行。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218A09DNU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