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苹果生态独占的超高颜值思维导图 Mindenode 使用方法和技巧

标题名称错了,是Mindnode 视频为完整版,如果不方便看视频,可以先浏览下面的图文

为什么要制作思维导图

我们大脑每时每刻都在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并做出反应。一旦信息过载,那思考就会变的只见树木不见树林,这会导致我们感觉事情很复杂,各种灵感在脑中乱窜,但是又不能很好的抓住它们之间的联系,千头万绪无从下手,疲惫又沮丧。最后丢失了灵感,浪费了时间,消耗了精力。

在上学时我们都听老师念叨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就是针对刚才那种情况的有效解决方案。那些在你脑袋里横冲乱撞的想法,当你把它们逐条记录下来后,它们就像被封印了一样,老老实实的停留在纸面,不会再干扰你的思维。你写的越多,思路就越清晰,慢慢的就能把脑袋中繁杂的想法,转变成了更高价值的思维。

而思维导图,就是现代人的烂笔头,能发挥出比传统笔记更高的效率和价值。它能帮我们压缩信息,寻找信息之间的逻辑联系,并最终形成认知或者知识。

思维导图的潜力是无穷的,它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工具。不过呢,现在市面上思维导图的书籍,付费教程,以及付费社群的水平良莠不齐,我建议你在使用它时,先不要着急冒进,匹配到自己最舒服的使用方式后,把软件摸熟,再慢慢考虑进阶。

为什么选择 Mindnode

作为一款在苹果生态独占的思维导图软件,Mindnode 拥有极简的设计,漂亮的外观,让人第一眼看到它,就心生情愫。因为和苹果的设计语言非常搭调,我的视频里只要它露脸,就肯定会有朋友留言询问这软件叫什么名字。

我和它的关系,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因为被漂亮的思维导图吸引,我几乎是在认识到它的24小时内,就在 App Store 把它买了回来。还记得第一次使用 Mindnode 时,我没看任何的说明,完全凭借直觉操作,简单几笔,就做出了想象中的思维导图应该有的样子。

Mindnode 的基本使用方式

Mindnode 的使用非常简单,不需要任何学习就能上手操作。

这就是打开软件以后的样子,点击加号能创建节点,然后给节点添加描述。所以,一切都变得很简单了,点击,输入,点击,输入,你还会本能的敲击回车,发现可以自动创建附属节点。只需要寥寥几步,一个有模有样的思维导图就创建出来了。如果你需要一些复杂的操作,右键点击节点,就能看到更多选择。

简单的操作,流畅的交互,以及最重要的,漂亮的思维导图成品,是绝大多数人使用 Mindnode 的理由。

思维导图的“器,术和道”

既然大部分人靠直觉都能把 Mindnode 用的很好了,那我做教程还有什么好聊的呢?在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中,剑魔独孤求败一共有四把剑,青锋利剑,紫薇软剑,玄铁重剑,普通木剑。

Mindnode 就类似青锋利剑这种神兵利器,有时候上手太方便了,反而会形成思维惯性,不去探索发现它进阶的使用方法,过度的依赖“器”,甚至只是其中的一个简单招数,而忽略了“术”和“道”。

什么是“术”呢,当你熟练掌握了软件的核心操作,吃透了功能之间的逻辑后,切换到任何思维导图工具,都不会影响到你的表达和使用,这就是“术”,比如独孤求败的那一把玄铁,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最后的“道”,就是思维方式,知道什么时候适合使用思维导图,什么时候不适合。如何将思维导图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来帮助工作和生活。不拘泥于外物,而在于内心。

“术”和“道”,不是短短的一部视频能讲述清楚的,除了要有好的方法引导之外,还需要投入大量的针对性练习。今天要讲的还是“器”,先把软件熟练使用了,才有可能进阶到更高的层次。

Mindnode 的详细使用方式

思维导图的是由节点组成的,你点击一次加号,就创建了一个节点。我所有的讲解都围绕节点展开,按照使用流程,包括创建节点,编辑节点,展示节点三个部分。

创建节点

每按一次回车,就创建了一个附属节点,它和之前的那个节点是平级的,而它们前面的节点,就叫做上级,它们后面的节点,叫做子类。这些官方称呼有些拗口,你理解逻辑关系就好。你可以通过右键点击节点,进行上级或子类节点的添加操作,也可以在菜单栏查看它们的快捷键,使用快捷键沉浸式的高效率操作。

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绪是凌乱的,不可能按部就班的围绕一个主题写出所有节点,所以就需要创建多个主节点,比如用快捷键 Shift+回车,先把一捆小灵感记录下来。最后,把这些散落的灵感,拖拽到主题上,就能快速的合并。反悔合并了?点击分离就可以了。

编辑节点

节点可以像文字一样复制,粘贴。不过更常用的是剪切,从这个分支剪切,粘贴到另外一个分支里。对于不要的节点,当然可以点击 Delete 删除,它后续的子类节点也会一起删除,使用快捷键是 Option+Delete,就能仅删除一个节点,保留后面所有的内容了。

如果节点是文字,你可以手动调整节点的长短。除了文字之外,你还能添加默认的贴纸,或者外部的图片,通过拖拽,进一步编辑贴纸或图片的大小。

节点默认的外观是一条下划线,可以在样式里为它更改形状。添加形状后,就能修改内部填充的颜色,或者外框的线条。

现在你看到的是自动版式,有些操作会被系统阻止。当你需要更加个性化的调整时,可以勾选手动版式。为了便于操作,在手动版式的状态下,按住 Option ,再点按方向键,就能比较精准的移动节点。如果对手动调整的效果不满意,可以关闭手动版式,整个思维导图就恢复了。当你对其他节点的调节都很满意,只想恢复某一个节点的版式时,选择重新组织节点,就能在不关闭手动版式的前提下,单独恢复一个区域。

虽然节点的分级一目了然,但是极简的节点描述,是无法承载更多内容的。这个时候注释就派上用场了,可以插入更多的文字,甚至链接文件,来补充说明这个节点。添加注释后,节点文字的最右端会有一个注释图标,光标移动到上面会显示注释的文字内容。除了快捷键 Shift Command K 添加注释之外,触控板支持力度触控的电脑,可以直接用力点按节点,快速添加注释。

类似的,还可以给节点添加链接,快捷键是 Command+K,输入网址后,节点的文字下会多一条横线,点击节点会弹出网址。

除了平铺直叙的节点关系,你还可以手动给不同区域的节点添加连接,来表达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按住 Shift 在两个节点间拖拽,就能创建一个连接,点击这个连接,可以用标签简短的说明两个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你不想连因为接线线,干扰整体思维导图的可读性,这里也有一个隐藏的选项。

除了用连接渗透节点的逻辑关系之外,还有一个更加进阶的方法,就是标记。现在你看到的是一个旅行整理清单,如果要和朋友分工,并在思维导图里表达出来,就需要添加一个以人物分组的上级节点,这会影响整个旅行清单的可读性。为它们添加不同的标记,能降低思维导图的逻辑臃肿,点击显示,可以快速聚焦到思维导图中添加了标记的节点。

这种清单属性的节点,可以直接转化为任务。随着你的勾选,节点上的进度条会实时变化。更好用的是,这些任务可以导出到系统的提醒事项中,不论你是在 Mindnode,还是提醒事项中完成了任务,这两个软件中的任务进度会同步更新。

展示节点

为了更好的浏览节点,在样式里可以选择圆角或者尖角的分支,也可以选择水平或垂直的展示方式。

在主题里有很多预设的搭配方式,可以激发你更多的灵感。你也可以手动更改画布的颜色,以适应不同的展示氛围。

有时候为了便于演示,可以折叠大部分节点。按下键盘 Option,节点后的加号就会变成省略号,点击省略号也会达到折叠的效果。还可以选中所有节点,使用快捷键 Option加句号快速折叠

当你的节点比较多的时候,使用大纲可以一目了然的查看节点结构,进行搜索或者删除。

作为苹果生态独占的软件,我们只要选择把文件保存在 Mindnode 的iCloud 资料库中,就能快速在 iPad 或者 iPhone 中打开以及编辑它们,所有的操作都是同步更新的。

做好的文件还可以导出成多种文件,便于分享和阅读。比如常用的 PDF 和图片。

好了,以上就是 Mindnode 使用方法和技巧,这里是 Mac 云课堂,我是休康,感谢你的收看。

希望你能把这个公众号设为星标,每次收到推送时,就会更显眼一些啦。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304A0S61K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