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云时代的软件定义为ISV伙伴定义了什么?

自从十年前“软件定义网络”作为首个“软件定义”的IT资源池设施被定义以来,其与虚拟化一道始终被合作伙伴不断“买单”,输送至客户端。那么,软件定义如今与ISV又是一种怎样的化学反应?

软件定义IT资源池设施的组成部分是IT基础设施硬件,犹如一个个组装成的盒子,硬件难以适应业务快速变化的需求,是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的共性问题所以会有软件定义基础架构的概念推出,以满足用户业务变化发展的需求。

换句话说,软件定义的基础架构和数据中心,则是通过云计算技术和手段,以软件定义的形式让云服务在用户端落地。

今天,软件定义的价值在单纯的服务器虚拟化之外,也包括网络、存储、安全等更多需要通过软件来定义的“盒子”,让云数据中心和更广泛的IT基础环境达到灵活性可靠性、稳定和安全。

在云计算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项目是采用“拼拼凑凑”的方式建设的。比如用户要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和特性,就需要找能够满足不同特性的多种产品,通过二次开发捏合在一起,这样虽然实现了云计算,但是在运维和升级方面都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

而在软件定义的环境下,数据中心的建设不是从寻求不同功能的组件方式实现,而是将整个数据中心当成整体的软件包,用以解决不同基础设施升级的兼容性和同步性间题,避免用户针对某个组件的升级而做复杂的二次开发定制对于T技术实力有限的传统企业而言,应该提供给他们的是整体的方案包而不是一堆组件,这也是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价值所在。

对于今天的云数据中心而言,满足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的压力、超规的资源配置、工作负载的不当分配都是IT管理者面临的巨大挑战,而软件定义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金融、政府、教育和医疗等行业中,有许多客户对于“软件定义”所带来的价值,已经有很成熟的认识。

事实上,目前仍有一批行业用户对软件定义的IT资源池有强烈的热情。

很多云平台厂商向用户介绍云解决方案的时候会更多地从云服务角度出发,这在拥有足够技术实力的互联网公司中相当容易接受,但对于传统企业用户而言,其更习惯的建设方式还是以数据中心来衡量如果定义为云,用户可能会不知道从何下手,但是讨论“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用户就能够清楚地知道每个部分应该如何实现。

今天许多客户实现软件定义的过程从服务器虚拟化开始目前已经相当成熟。无论是何种定义方式,都取决于对用户实际状况的分析。

在很多ISV看来,真正实现完整的软件定义IT资源池,需要在各类基础设施中都实现软件定义的弹性、稳定性、灵活性、可靠性和自动化管理的模式。从而实现最终的顶级云服务目的。

不可否认,尽管经历了10年的发展历程,软件定义技术确实是一项革命性的变化。目前,其在计算、存储和网络端全部实现定义环境,那么对于 ISV和MSP来说,软件定义的未来演变会进一步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界限。在带来更大灵活性的同时,也会对ISV的硬件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够将更高的灵活性为自己所用。而对于MSP而言,同样也需要更多软件相关的技能和业务.

事实上而随着市场对虚拟化技术的认可度不断上升,到今天“到底该买10台还是通过整合买1台服务器,买2台交换机还是10台交换机已经不再存在争议,而在SDX时代,厂商和合作伙伴面临的转型过程也在“软件定义”过程中开始面对新的挑战。

如今,ISV会面临更多的机遇。在传统环境下,ISV在开发软件时都必须考虑运行环境的差异。企业的IT系统从基础架构层到中间层往往千差万别,要适应不同运行平台和环境就需要大量的二次开发工作。

但在软件定义的基础架构中,随着产业链的完善,软件定义基础架构的主流平台已慢慢形成,而ISV开发的时候将会不再需要去适应复杂的环境,而是只需要去关注软件本身要去实现的功能,以及在前端带来的用户体验。

由于经常要适应不同用户的复杂IT环境,对于以项目式开发为主要业务的ISV而言,软件定义带来的开发平台统一价值尤其巨大。而在如今的云与智能时代,数据库、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底层软件的格局已被重新切割出新的机会。

对于与底层架构相关的ISV合作伙伴而言,软件定义在传统的存储和网络生态链中,由于产品本身的闭环结构和接口不开放属性,较难以与ISV合作伙伴群体展开大规模的合作。但是随着软件定义全面融入云,智能化、分布式的方向推动了更加开放的环境,因而吸引到更多的ISV融入到SDX时代。

2019年全球软件定义任何(SDx)市场规模预计为517亿美元,五年后即2024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1608亿美元,预测期内(2019–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5.5%。

软件定义基础架构是上至各个厂商,下到每个行业的客户共同需求的趋势和潮流,未来发展的方向也绝对不是单独一家企业就可以覆盖和主导的。定是整个行业共同演进,处于生态圈不同环节的厂商和生态伙伴之间充分合作。

而更重要的是,在软件定义基础架构下,ISV能得到的开放资源,以及自己能控制的资源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如果ISV有足够的能力的话,一些较难接触的技术层面都可实现自主控制。

事实上,如果回溯历史不难发现,过去在传统在服务器、存储和交换机合作伙伴中,硬件的系统集成是最为主要的业务形态,围绕整个基础架构做增值开发的合作伙伴仍有待成长。

但在软件定义的基础架构下,软件和硬件之间更好的衔接,能让IsV更有利地整合基础设备提供者的资源,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尽管进入云化与智能时代,对于缺乏IT技术实力,甚至是对自己的IT应用创新缺乏认识的客户而言,对软件定义的潜在需求仍然大量存在。客户的想法可以由为客户服务的ISV或者MSP来提供并且得到满足。在软件定义的基础架构中,ISV也可以更为灵活地利用整个基础架构,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如今的云时代,更为贴近行业客户、更贴近用户核心诉求的ISV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当前在国内的IT供应链中,真正能够意识到软件定义多带来的价值的ISV早已不在少数。他们会有更为强烈的意愿在这方面与云厂商、IT厂商合作。

面对云时代下的软件定义趋势,ISV需要找到专注点,形成独特竞争优势,从而能最终长大。两个重点值得关注:ISⅴ把可以提供整个云服务的管理平台首先作为一项核心竞争力,用户提出一个需求就即可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另外,针对自身对行业的理解转化为细分方案的服务能力。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319A07RSW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