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从笔、纸、电报机到地面监测自动化 数据量增加10倍 几代观测员梦想成真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4月1日下午,郑州国家气象站站长阮祥习惯性地走到安装着百叶箱、风向杆、辐射表、湿度仪等仪器的观测场里,心想:“从今天起,再不用手抄地面监测数据了。”

根据中国气象局部署,4月1日起,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从全国试运行切换调整为正式业务运行。这意味着我国地面气象观测告别人工观测,迈入全面自动化的新时代。3月31日晚上,阮祥和同事调试到后半夜,紧张而兴奋。

郑州国家气象站站长阮祥(摄于2005年)

气象事业划时代进步: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代替“老三样”

据河南省气象台相关人士介绍称,从2003年在开封安装第1套自动气象站开始,经过17年努力,河南逐步解决了各观测项目自动化观测的仪器、设备和方法,为2020年的自动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19项采用自动观测、6项采用台站ISOS软件自动识别;取消各台站的人工定时观测和日常守班等观测任务;数据采集传输和质量控制流程等信息化水平提升。改革后地面观测频次较人工观测约提高4倍到8倍,其中云观测站点数约提高6倍,数据量较人工观测约增加10倍;观测数据传输用时由分钟级优化至秒级,到报完整率达99%以上,传输频次从5分钟提升至1分钟,数据传输频次与效率大幅提高。地面气象观测频次、传输效率和数据量方面的提升增强了河南气象观测“监测精密”能力……

透过具体的改革条目,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这场变革分量千钧,其产生的影响也是史无前例的。

曾经,老一辈气象观测员靠笔、纸、电报机“老三样”启动了中国气象事业,经过数代气象人兢兢业业的耕耘,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开始发力;2014年中国气象局对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调整,拉开了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的大幕。

如今,梦想照进现实,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终于尘埃落定,最终迎来了这划时代的时刻。

观测场

从业36年 见证人工到自动化全过程

阮祥见证了整个过程。1984年,21岁的他从郑州气象学校毕业后,开始在中牟气象站工作,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和这些仪器打交道,1993年,调到郑州国家气象站,一直到现在。

他也没想到,一干就是36年。

观天看象,每小时抄一次数据,绘图制表;每天傍晚、午夜、清晨放三次直径两米的气球监测高空数据;办公室就是宿舍,从这里到观测场的小路他闭着眼都能走到;与天空做伴,和孤独相随……

1997年,郑州国家气象站作为“先行者”,成为中国最早开始试验的5个自动站之一,1998年,正式投入自动化试运行,阮祥一直参与其中。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地面气象观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依据。”阮祥说。

2005年,观测员正在手工测量降雨量

“相当于8个人力 观测员可以腾出手做更多事”

回想以前,阮祥说,“从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开始,多少代气象人都是拿着笔和本抄数据,每小时一次,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所有观测员期盼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为了保证气象数据尽可能精准,气象站一般都建在远离人群之地,所以也就决定了观测员是个“孤独”的工种。

位于连云路68号的郑州国家气象站1955年建成,是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数据参加全球气象资料交换。除了地面监测,还负责高空气象观测、地面气象观测、气象辐射观测、酸雨观测,以及中国气象局的新型气象仪器和软件的试验工作。

“我刚来时简直是荒无人烟,连路都没有。”阮祥走到监测场里,指着一个容器告诉大河网记者,“以前我们都是用它手工测雨量,虽然以后用不着了,但还是备了一个,以防万一。”

“地面监测自动化对于气象工作来说可以大大解放人力,相当于8个人力,无论在观测频次还是观测数据上都大幅度提升,以后观测员能腾出手做更多事。自动站能做到每分钟测量一次空气温度和湿度,实时显示在室内计算机上,每十分钟上传一次到河南气象局,每小时一次上传到中国气象局。市民手机上天气预报显示的数据就是自动监测的结果。”阮祥说。

嵩山气象站工作人员在维保设施

“孤独感”紧相随 60年不变山间小路通往河南唯一高山站

在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嵩山跑马岭的嵩山气象站上,80后副站长刘伟斌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3年。

嵩山气象站始建于1956年,海拔1178.4米,作为河南省唯一的高山国家基准气候站,也是河南唯一的国家三类高山艰苦台。这里冬春风大寒冷,夏秋雾多潮湿,极端最低气温-25℃,最大瞬时风速44.7米/秒(相当于14级),60年不变的蜿蜒崎岖的上山小路,没有任何代步工具,一走3个小时。

这个站除了负责气象监测外,还负责监测仪器的保障工作。2007年,刘伟斌来到嵩山站,2009年该站开始自动检测试验,他跟着站长王彦涛不断学习,工作之余的闲谈中,他才知道现在的环境是多么“优越”。

以前用的是煤油灯,观测员还是“挑山工”,吃水要从山下挑,办公条件破烂不堪……出现恶劣天气时,风太大,有把观测员吹到防护网上下不来的,还有球状闪电、球状雷跟着观测员跑的。

如今站里有了光纤、电,能用电脑,能看电视,还有乒乓球桌等体育设施,生活丰富了许多。刘伟斌说,“听前辈们说起来时有点哭笑不得,但是确实很危险。”

在高山站工作,感受最深的是“孤独”,上山一次待10天,刘伟斌说:“最开始很难忍受,但是习惯了就好了,一般情况下山上有三四个人搭班,大家更多的是互相陪伴。”

对于地面监测自动化,刘伟斌说,“自动化让我们的工作量大大减少,让大伙从值守的束缚中解脱,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仪器保障和业务知识学习上。近几年,我深切地感受到气象监测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个个以前从未见过的气象设备接踵而来。冬季降水、能见度、天气现象,都实现了自动化观测……‘豫气保’‘观测通’等小程序让市民可以走近神秘的气象领域。平时除了工作,我们都会加紧学习充电,虽然远在山区,但是也不能被气象新领域淘汰。”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402A0S344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