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科技的力量:聚焦新材料技术,呈现中国材料研发史的生动影像志

时间回到1974年,在那年举行的晶体界全国会议上,科学家们激烈探讨,虽然一致认为中国的非线性人工晶体研制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却又因其研制难度太大而心里没底。当时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所长卢嘉锡先生,一咬牙、一跺脚,当场表示:“如果把研制非线性人工晶体当做下地狱的话,那么我不下地狱,谁来下地狱?”

这是纪录片《科技的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科技档案》第二集《材料革命》中生动的一幕,也是无数中国科研人员在探究材料领域时勇于承担、敢为人先的最佳缩影。

《科技的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科技档案》由北京天盛科学技术音像出版社出品,联合湖南金鹰纪实卫视、北京广电新视点电视节目制作信息中心共同制作,该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科技档案所记录的科技发展脉络为线索,从真实科研故事切入,讲述几代科技工作者锐意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故事。

其中,《材料革命》一集以新材料技术为核心,展示了新材料领域的科研发展。纪录片主要讲述中国新材料技术领域科研人员通过艰苦努力与付出,使中国新材料技术日新月异、不断突破,给中国的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具有巨大的意义和价值。在各材料领域领军人物的生动讲述中,让观众不仅了解了历史、学习到了知识,更能感受到中国科学科研人员不屈不饶、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坚持自主创新,走入世界一流

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材料革命》向观众生动直观地展现了科研人员在外国技术封锁之下,通过刻苦探索,自主创新实现取向硅钢、碳纤维、非线性人工晶体的技术突破,并走入世界一流行列的光辉历程。

宝钢研究院院长张丕军“取向硅钢被誉为‘钢铁产品皇冠上的明珠’”,生产工艺复杂、成材率低、自主攻关难度大,且核心技术在全世界范围保密。在建设三峡工程期间,由于国家急需这颗“皇冠上的明珠”,为了更快地实现技术突破,他和他的团队经常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三年的工作量,吃喝都搬到了车间,经常是工作到凌晨两点之后,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在2004年6月,第一块低温工艺高磁感取向硅钢合格样品诞生了。三年后,这一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了生产车间,标志着取向硅钢自主创新取得了成功。目前,我国已经拥有领先于世界的取向硅钢研发能力,以世界一流的产品品质保障了国家电力安全。

同样是由于外国科技的封锁,中国的科研人员在“黑色黄金”的碳纤维领域也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然而,碳纤维材料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就在专家组心灰意冷之时,以为行到山穷水尽时,山东威海一家民营企业生产出碳纤维的消息传到两院院士师昌绪处, 80多岁高龄的师昌绪激动不已,他亲自前往威海专门组织了一场碳纤维性能的检验测评。经过取样、送检、第三方评测,光威复材接近同类产品世界先进水平,碳纤维研发之路终于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自此,我国终于“啃下碳纤维这个难啃的硬骨头”。

在陈创先院士与许祖彦院士的带领下,科研人员通过坚持自主创新,将我国非线性人工晶体及全固态激光器的研制水平带到了世界前列。这些故事,如今听起来颇具传奇色彩,但一切的转折与突破,其实都是偶然中蕴藏着必然,每一处灵感火花的闪现,都是夜以继日的辛劳和汗水浇灌出来的,正是有了像他们一样可爱可敬的科学家,才铸就了我国新材料研发的迭代更新,推动着上下游的产业链条的持续升级。

抓住时代机遇,引领行业发展

放眼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彭笑刚在谈及我国交叉学科新领域的材料研究时说:“在颠覆的时候,如果我们是颠覆者,那么在这么大的一个产业里面,我们中国就会占据一个领先的甚至统治的地位,这个对于国计民生,对于整个中国的经济,产业升级,这个意义是蛮大的。”

21世纪以来,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激光显示和量子点显示为代表的新型显示技术不断成熟,并已逐渐走向市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激光应用市场被打开,全世界都在研究将激光用于显示技术。在我国,许祖彦院士从上世纪70年代就着手准备将激光用于显示技术的研究,随着科研人员的不断研究,产业化技术相继取得突破。在我国,与激光显示技术同步探索的另一重要方向就是“量子点”材料。当前,在国家、企业、研发机构的合力之下,中国的量子点显示技术,将有望率先在全球实现新的突破,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材料领域另一个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则是孕育着众多的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纳米科学,而纳米材料技术是纳米科技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全世界围绕碳纳米材料技术的研究十分活跃,清华大学化工系魏飞教授团队另辟蹊径,在制造设备、制备工艺方面进行了大量改进和创新。经过三年的努力,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科研团队,突破了国际碳纳米管技术的瓶颈,将碳纳米管的长度提高至65厘米,这也是目前所有一维纳米材料长度的最高值。

坚定理想信念,赢得材料革命

世上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在《材料革命》这一篇章中,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碳纤维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徐坚、欧阳钟灿院士、许祖彦院士、赵宇亮院士、彭笑刚、毕勇、王晓洋、魏飞、张丕军、储双杰等新材料技术领域的专家,向我们讲述新材料技术几十年来的关键技术发展历程以及科研过程中的故事,他们不仅是讲述者,更是亲历者、见证人,是我国新材料领域的中坚力量。

在我国的材料革命历程中,正是因为有老一辈科研人员在国家各项技术处于落后的时候坚持走自主创新路线,坚定理想信念,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才有了中国材料领域的不断向前发展。如今全球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对中国的材料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也成为了当今中国科研人员持续奋斗的动力源泉。在新材料的研发过程中,科研工作者们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刻苦探索,在坚守与付出中实现突破。

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一代产业;材料是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支撑起整个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汇聚科技力量所取得的成就将持续推动中国国防军工现代化的发展,为国家的新兴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坚持科技强国道路,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503A0BOYI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