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部分制造业从中国转到东南亚,什么制造业留在中国?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以荷比卢为基地,从事全欧洲投资并购业务。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

欢迎关注:鲁晓芙看欧洲。合作请联系微信:Xiaofu_Lu

因为最近大家都谈到疫情之后会怎样,所谓的「逆全球化」、「去中国化」这些话题,全球都在热议。

全球客户在关心什么?

对于全球的CEO,也包括大中国区、亚洲区域的CEO,进行过很多交流。讨论到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也讨论到他们会不会将供应链,撤离中国搬回他们原本的国家。

和这些客户交流的结果是:

第一,其实他们关心的并不是大家讨论的问题,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短期运营效率和现金流会怎么样。疫情对各行各业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汽车行业的公司,本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无论是德系、美系、日系车企都依靠着中国市场,最近这几个月中国的市场下跌很快,他们现在关心的不是离不离开中国的问题,而是怎么把中国的销售赶快做好,怎么学习中国经验,例如做直播去卖更多的车。

第二,当然,地缘政治和中美争斗,对他们全球的CEO,包括董事会来讲都是很重要的考虑点。特别是美系的公司,因为特朗普政府的一些措施和意识行为,大的美资企业董事会、CEO们都很关心,而且很多时候都很沮丧,因为很多政治的问题把他们商业的问题搞混乱了,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处理。

对于很多全球CEO来讲,特别是美资的CEO来讲,中国的市场对他们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展望未来,中国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大。

产业链转移并不是说一句话,美国政府鼓励离开,日本政府鼓励离开,就能马上离开的。这不是简单的事情,供应链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供应链的经济并不是一次性搬迁工厂的成本,而是持续的运营成本和效率。

中国有三种供应链,有的搬迁,有的不搬迁

产业链或者供应链会不会去中国化?我看到过很多言论和报告,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即把不同类型的供应链混淆了,没有细分。

在中国的供应链简单来说有三种:

第一种是劳工密集型,以低成本为主,这种供应链十几年前就陆续搬离中国,而且我也帮助过一些客户,例如做鞋的,为阿迪(adidas)、耐克(Nike)做代工的,十几年前就已经从珠三角搬到了越南。由于中国的劳工成本不断地增加,这个过程已经进行了十几年,并且现在仍在进行,将来也会继续进行下去。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第二种是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一些制造业,这些公司因为中美贸易争端,特别是当特朗普提出把好多产品关税提高之后,他们发现,假如继续在中国生产的话,没有办法继续获利,因为毛利都不是很高,所以必须搬到关税比较低的地方去。

举例来说,一些做简单的消费电子产品的企业,已经搬到了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关税的问题是人为造成的,只要有一天,中美贸易争端停止了、关税降低了,我可以预测,好多离开中国的企业,可能也会考虑再回到中国来。

第三种是我们称之为比较复杂(sophisticated)的供应链。这方面的制造业的特征是,它不一定技术含量非常高,但却需要很多不同的工序、很多不同的供应商,所产生的集群(clusters)聚集在一起,群聚效应。

在物理空间有限的地方,主要的生产商能够和这些供应商有一种无缝的合作关系。这种生态系统是在很多消费电子方面亟需的,最典型的就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当下越来越多的IoT(物联网)甚至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的产品,现在许多类似产品的生产供应链重心,是在中国。

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已经通过一些有领导力的制造商,加上很多地方政府的参与建设,把整个生态系统搭建起来了,这种情况是其他国家无法与之相比的。那么,这一类的企业能离开中国吗?可能。但是机率大吗?不大。

他们有可能在某一些新的产品,针对某一个新兴的市场,某一生产商因为某种原因,决定到某个新的地方建立新工厂。举例来说,因为苹果想开发印度的市场,所以富士康到印度去建一个新厂,而印度建立的新厂,并非是取缔中国原本的供应链的,而是单纯针对印度市场的。

未来的生产链,云端的生产,智能控制全球生产

未来是会有一些所谓本土化、区域化的生产产业链出现的。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产品,现在欧美地区的研发能力仍然很强,他们可能有新的产品出现,价格比较高,利润空间比较大,这些生产可能在本土化、区域化的场景之下被实现,也有一部分,回到他们原本的国家。

但未来供应链的主流并非如此,以我和很多跨国公司的CEO们或者主管们交流的经验判断,未来这些跨国公司关心的,是风险管理问题,而不是供应链是否撤离中国的问题。他们已经知道,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个篮子不一定是中国)。而且他们也知道,中国在抗疫以及复苏的过程中,比其他国家做得好,所以他们反而觉得,留在中国比较好。

然而,不应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那企业怎么去管理这个风险呢?

因为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云计算以及大资料的发展,已经出现新的制造方式──不一定要把所有的制造,放在同一个物理空间里才能发生,不像传统所认为的车间一定要多大、有成千上万的工人在工作,才是好的车间,而现在通过大资料、云计算等技术,很多制造都能够远端工作,这就是所谓的分散式制造。

这个行业现在还处于比较早期的发展阶段,而CEO们则关心这个问题,是在大场景是全球化,小场景化是区域化、本土化的情况之下,作为企业怎么利用新的方法、采取新的手段,通过科技的手段,来确保我的风险能够受控。这是正在发生的趋势,而不是绝对的去全球化,或者绝对的去中国化。

在这方面中国有很好的机会。在核心科技,如芯片、发动机、精密技术方面,中国还存在很大的瓶颈。但对于全球不少企业来讲,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国企业在通过以互联网技术为主的科技进行的商业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走在了前沿。不少跨国公司已经意识到,假如不在中国,他们是无法学习到最前沿的商业创新方式的,比如中国正在发生的很多事情,中国人习以为常,对于老外就是天方夜谭了,比如网红直播卖货,比如董事长直播卖货,这个在国外基本是没有的。

在这样的新场景之下,对中国来讲一个很大的机会是什么?

新的制造业和产业链正在出现,科技迅速发展,但仍缺乏全球性的标准。需要有一套工厂对于工厂的软件,能够让不同的遍布在全球的制造中心无缝地连接起来,这是中国有机会可以做到的,也可与其他国家企业进行合作。中国在这方面可以做到领导者的角色。

附:长期坚持原创不易,如果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大家点赞转发,支持我继续创作,谢谢。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524A00I36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