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假如回到2000年 明日世界活法

来都说:2018年已经开始一个星期了,大多数人都带着新的一年的愿望上路了。

许愿很愉快,而愿望不能实现很痛苦,对吗?

但是,我们的痛苦,真的来自于愿望没能实现吗?好像也没有。

今天文章的作者,想回到2000年,告诉24岁的自己,你的那些愿望都实现了。但是,他还有别的话想说。

现在是2018年1月8号。 不知道你的新年愿望和计划是否已经妥当。反正我的脑子里面,最近总冒出一个想法:就是回到千禧年,看看24岁的我。

那个年轻人,正准备从学校进入社会,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间窗口前(那可不是一般的跨年,那是跨一个年代好不好)。

我原本想回忆自己曾经许下过哪些愿望,又是如何为之努力的。但有意思的是,居然想不起来什么愿望的实现,让我特别的兴奋。

相反,我清晰地记得,当时的自己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选择题:留在北京还是回到家乡?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职业?找不找一份带户口的稳定工作?以后是租房,还是存钱买房……

18年后,这些选择所导致的后果已经充分显现,比如留在帝都成家立业;比如干了十年纸媒才转身互联网;比如进了单位又要投身自由;比如早早买房早早还贷……现在的我既庆幸又懊恼。自己种因自己吃果,谁年轻时候没有蠢过几回。

仔细回想起来,真正对我生活造成实质影响的,不是我的愿望,反而是我的选择。我的现状,是过去一系列选择的结果。至于个人努力,只不过是在时代洪流的漩涡中摇摆船头罢了。

愿望,是对一件事物的美好希望和向往,想一想就会很愉快。而选择,是为自己未来做的一个决定,往往伴随着痛苦的思考和艰难的取舍。

我上知乎搜索了一下“2018年,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069517” 。出来1668个回答,点赞最多的居然是:“我想改一下我的微信号码”。

大多数人的愿望,是从生活现状出发的自由想象,缺什么想要什么。胖的想要变瘦,身体不好的想要健康,没钱想要有钱,单身的想要脱单,考试的想要通关……跟18年前的我们相比,区别只是从愿望变成了愿望清单。

我又试着搜索了一下“2018年/你的选择是什么?”没有相关的问题。“2017年/选择”,依然没有。关于“选择”,知乎最多的问题是“关于xx事,我该怎样选择”。

这个对比挺有意思。一方面,我们都有改变现状的愿望。另一方面,我们又害怕做出影响未来的选择。

不做选择,大概是不知道未来应该怎样生活?应该去到哪里?应该站在什么样的位置?应该和谁在一起?不做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选择。

我把这一代人(从千禧年以后走向人生上坡),称之为“活在现在的未来人类”。我们刚好同时活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中。

因为我们对于生活的想象来自于过去的经验,对于生活的感受来自于现在的体验,而对于生活的失控则来自于未来的变化。

在21世纪的前十八年里,我们所经历的生活变化,近乎相当于父母辈的一生。

社会还在加速前进,你我的幸福感却在原地踏步。这是为什么呢?

或许答案之一是:我们的“愿望通胀”和“选择恐惧”。

关于“愿望通胀”,凡是能用金钱转换的愿望,在这个消费社会都越来越好满足。举个例子。 2000年的时候,“有车有房”还被我当成一个重要的人生愿望,需要花上十年去争取。但实际上,五年之内这两件事都已经完成。并不是我多有本事,而是感谢消费信贷和技术进步,曾经上一辈需要用半生去争取的东西,现在可以轻易获得。买房有房贷,买车有车贷,买手机有分期,出国有信用卡,现在就连日常购物都有“花呗”和“白条”。变瘦可以吃药,变美可以整容,跟家人联络可以视频,没钱可以去炒币。

一方面是我们的基础愿望的提前兑现。就像“种草”和“拔草”一样简单。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愿望清单越来越长,这样就算其中有没实现的,也可以蒙混过关,给自己一个交代。可与此同时,愿望实现带来的满足感反而下降了。社交网络又刺激了我们的比较心。

假如回到2000年,我特别想跟那个24岁的自己说,你的那些愿望都实现了,然而也并没有什么好激动。趁早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才是改变现状的唯一办法。

但“选择恐惧”却在加剧,为了追求正确,而不敢轻易地做选择。就像“脱单”这样的事情,明明我们的生活圈比以前更大了,交往的对象更多了,但找到理想伴侣却变难了。

太多理由让我们踌躇。因为每个人要做的选择多了,因为一件事情的选项多了,因为信息丰富需要担心错过的机会增加了,因为抗拒别人替你做出选择…在2000年之前,选择一份工作就是选择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而现在的年轻人,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一份工作能够持续三年已经相当不错。

我们的痛苦,大多来自于不会正确地做选择。而不是愿望没有实现。

过去有一种办法是专家/达人推荐,现在有一种缓解痛苦的良方是大数据,机器推荐。

有人说,在以后人工智能的时代,人类最需要发展的是自己想象力。那么,我们会甘愿把多少选择权交给机器?

不管有没有大数据的支持,我们都需要发展出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做出决断的能力。这样至少可以判断我们的愿望到底是发自内心,还是被“种草”?

所有的机器都在正确地做事。穷尽条件做最优的选择。但某些时候,做正确的事情,意味着追随直觉,逆势而为。

在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时候,在信息高度受控的时代,普通人能做的选择非常有限。Ta们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君主、伟人、CEO、长官。决断力并没有被充分的发展,今天的信息民主反而让我们更容易被操纵。

正确的选择,首先在于提出关键性的问题。

在电影《至暗时刻》里,邱吉尔是那个在关键时刻做选择的人。不管国王、同僚对于和平有着多么强烈的愿望,不管外部局势多么恶劣,不管内心多么煎熬,他还是决定选择战争,而不是求和。他问自己的是,大英国民能否接受由纳粹法西斯来统治他们?

如果不是伟人,而是大数据得出的结论会是什么?

把对未来的愿望落实到具体而明确的选择上。这是改变现状的唯一方法。

从现在开始到2035年,这是下一个十八年。我们或许会持续许下自己的愿望,我敢打赌你不会记得它们是如何实现的。

对个人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是思考未来会影响我们的问题,以及当下要做出的选择。

1,你希望自己安身立命在何处?

2,你认为对你生活影响最大的趋势会是什么?你会怎么利用?

3,你认为你从事的职业会被机器如何改变?

4,18年后,你希望下一代谈论你的时候,会说什么?

5,你认为你拥有什么样的能力才会在未来被需要?

6,做什么样的工作会让你在18年后依然满足?

7,18年后,你希望自己的身边会是什么样的人?

8,你会让孩子接受哪些跟你不一样的教育?

9,在这个近乎透明的时代,你如何保护和照顾家人?

10,18年后你最希望拥有的是什么资产?

我也想知道,你对于自己的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假设?你会如何选择?

封面和插图:Yukai Du

文末gif:Miguel Montaner

◆◆◆

如果能回到过去的某一天,你想对那一天的自己说些什么话?

◆◆◆

今天是2018年的第9天。本日关键词是“艰难的决定”。

最近你需要做哪些艰难的决定?你觉得难在哪里呢?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09B0WZRX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