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流调“黑科技”亮相:蓝牙“配对”锁定密接者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记者王晓洁、刘欣、田晨旭)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流行病学调查是重要一环。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团队开发出一项新技术,利用电子设备的蓝牙系统可以有效回溯并确定感染者的密接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项技术名为“智源蓝保”,自今年4月起已在中关村的部分办公楼宇示范使用。一旦楼宇内有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且此人在楼内活动时打开了蓝牙设备,楼内无线感知设备便可迅速算出曾在感染者周围2米半径内出现过的密切接触人员。

在中关村应用的智源蓝保系统可以锁定曾在感染者周围2米半径内出现过的密切接触人员。

这背后的技术原理是什么呢?为何要使用蓝牙、而非电信运营商数据或互联网大数据?智源的科学家团队给出了解释。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黄铁军表示,不同于电信数据和互联网大数据,蓝牙数据只存储在楼宇内的边缘服务器,无需上传到互联网,因此,外泄风险大大降低。

同时,蓝牙设备的移动也会留下轨迹,有利于疾控工作人员回溯并锁定传染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携带蓝牙设备的用户在楼宇内相遇,都会留下‘相遇记录’。因此,一旦发现了确诊患者,只需要去查这个患者在周围2米半径内的‘相遇记录’就可以锁定密切接触者了。”参与此项研究的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感知中心副研究员马雷表示。

北京大学计算机技术系副教授、智源青年科学家边凯归进一步解释了系统运行的原理:随身携带并开启蓝牙设备的人出现时,楼宇内的蓝牙感知设备会将这些轨迹记录发送到楼内的边缘服务器。当发现感染者时,系统先提取感染者本人蓝牙设备的标识信息,再从边缘服务器的记录中快速调取“相遇记录”,寻找曾经与感染者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在这一系统中,用户只要开启蓝牙设备就行,无需安装应用程序。用户也可以自愿安装智源蓝保应用软件,以记录自己和其他蓝牙设备的相遇记录。疾控部门发现感染者后,会将其轨迹记录公布。用户可以下载这些记录并与自己的比对。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数据都不离开本人手机,能够充分保护用户隐私。

黄铁军表示,疫情促使科学家深入思考用户数据隐私的问题。因此,团队在研究之初,便确定了严格保护用户个人数据的基本原则,使“场所数据不离场,个人隐私不离机”。

马雷表示,利用蓝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技术原理,今后不仅可以应用于楼宇,还可以用于其他人群聚集场所,如会展、演出、商场等,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专家表示,这项技术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只能覆盖携带并开启蓝牙设备的人。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721A0L31E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