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AI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能做什么?

【内容引用:黄烨锋《当工业4.0遇见AI:智能制造现在有多“智能”?》】

“传感器数据速率正在持续增长。大部分客户现如今的工厂传感器数据采集速率还在1Hz,但越来越多的芯片制造商收集速率达到了10Hz、100Hz。晶圆厂的数据量级现在开始进入PB级别,而不再是MB或者TB。如果客户需要更出色的分析来驱动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师则期望更快地进行根因分析,近实时地(in near real time)、准确地解决影响良率和工程生产的问题。

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以半导体制造为例,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晶圆制造发生不良率高的问题时,常规手法是工程师们调查并讨论,这个过程一般需要很久。实现数字生产的工厂,传感器数据采集速率现如今已经很高了。针对晶圆生产不良率高的问题,可观察的参数至少包括温度、振动、压力等各项指标。如果针对所有相关指标做监测,那么分析难度自然可以得到降低。在这个例子中,不少晶圆片靠近边缘位置出现问题,因此成为“bad”晶圆。

在某数据追踪中,系统列出总共6个导致良率问题的最优关联度参数,其中前两个分别是蚀刻工序的最后一步,电流发生激增;以及氦气值明显降低(图1)。蚀刻流程的最后一步就是氦气分离,这一例的“根因”就是在分离过程中,托盘与晶圆边缘接触,产生小范围火花——所以电流出现了激增,与此同时托盘某些氦气口堵塞造成氦气值降低。

在晶圆制造良率问题的“根因分析”这一例中,至少能够表现持续增长的“数据速率”是怎么回事,以及将原本需要以天、周为单位计的根因分析时间缩短到分钟、小时级别内。而AI技术在此处的核心,即如何利用海量数据做分析,并得出结论。

具备AI能力的智能应用,可让系统和流程实现自动化,让客户得以近实时地针对每天的生产问题,做出检测(detection)、分析(analyses)和预测(prediction)解决方案。

这里的“知识库”即是AI在“预测”中的大脑,其中包含所有“知识点”和解决方案,并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这里再来看一个例子,在某晶圆厂半导体制造CVD(化学气相沉积)流程中,追踪发现某一天(本例为4月18日)出现了异常高的报警数,很多晶圆质量都受到影响(图2)。报警内容为:“TDS”设备某节气阀发生位置偏移。如果这份数据拉长到为期半个月,那么很容易发现,在高报警事件发生的前两天,数据就已经显现出节气阀位置发生潜在漂移——而且早在10天以前,前序压力就因为节气阀位置偏移而出现不规则现象。

那么实际在发生高报警数之前,通过预测性维护(Predictive Maintenance)就能率先预知问题,“在错误发生之前就预测到错误”,以避免故障停机时间,因此得以提升效率并节省成本。更多的“预测”行为还包括预测设备的剩余可用寿命(RUL),以及各种执行基于条件的的预测性分析。

这里“基于条件”的预测性分析可认为是智能制造的核心产物。就好像日常的汽车保养,仍是基于时间或里程的:如每隔一个固定时间或固定行驶里程前往4S店做保养;但如果能够针对汽车发动机转速、温度、振动等各种参数做关联分析和预测,则在综合所有参数与AI分析过后,系统得出现在是否需要维护或下一次维护时间应该是在什么时候,这才是节约保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最佳方案。

现在我们知道,AI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至少可有检测、分析和预测三步骤。不过这依然不是AI的全部。在某种定义中,AI能够实现的终极目标远不止此。AI应用,可嵌入已习得的知识,并实现自动化操作;应用AI获取的知识库,具备自主控制、自主治愈的能力。

这强调的是AI学习的“自适应”能力,全过程包括完全自主地发现问题、学习问题,并采取行动。工厂内部的这个过程无需或少有人工干预。所以说这是我们理想中的智能生产,即便这一步尚未达成。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部分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作者,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阅读全文;https://www.eet-china.com/news/201912040925.html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1124A07LNZ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