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她是84岁高龄专家,努力打破美国技术垄断,造出国产芯片节省万亿

曹操消灭袁绍统一北方后,五十三岁的他回想起自己的人生,作《龟虽寿》一诗,感叹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千里马虽然老了只能匍匐在马厩,但它的壮志依然可以驰骋千里。古往今来,不少有远大抱负的人虽然到了晚年,其雄心也不会停止。

黄令仪老太太便是这样的人,

她84岁却坚持不退休,终于造出了国产芯片,成功打破美国的技术垄断

,为国家节省了上万亿。

1936年出生的黄令仪是在抗日战争中长大的,

在躲避战乱的流离生活中,她亲眼目睹了国家和人民的苦难,报国之心开始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后,黄令仪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

1958年,黄令仪顺利毕业,正值我国发展半导体事业之初,于是她便进入国内半导体领域最出色的清华大学深造。

两年之后,黄令仪学成返回母校,创办了半导体专业并自任讲师,教授半导体相关的课程。随后她还和自己的学生们在国家经济有困难的情况下,自掏腰包开设了半导体实验室。

1962年,由于国家的经济实在太困难了,黄令仪的半导体专业被裁掉,而她则被按照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分配到中科院计算所二室固体电路组工作。

1966年,国家给中科院委派了搞微型计算机的研发任务,院领导成立了微型计算机研究小组,由黄令仪担任起了该研究小组的组长。

由于当时微型计算机研究在国际上也算是一个尖端的研究课题,整个项目推进的进度十分缓慢。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

因此黄令仪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里,终于在院领导和同事们的积极协助配合下完成了任务。

1970年4月24日发射升空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就有着黄令仪的研究成果。

1989年,黄令仪又被国家派到美国,与那里的一家公司进行合作。

在当地的国际芯片展览会上,她惊奇地发现,展馆内的上千个展位中竟然没有一家是中国公司。

看到国外芯片的发展,黄令仪暗下决心一定要搞好中国芯片。

在美国待了一年后,黄令仪踏上了回国的路途,随后便潜心钻研各种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

后来,她遇到了跟自己有着共同理想的胡伟武,促使了她加入龙芯CPU的研发团队。

2004年,67岁的黄令仪向微电子所的领导交代了全部工作内容,申请退休。

可是她刚刚回到老家,就被胡伟武闻讯找到,请她继续为龙芯的理想奋斗。

在龙芯的十五年里,从1B,1C到3A,3B,再到GS464E,龙芯CPU的每一块芯片中都凝聚着黄令仪的心血。

不止如此,她所带领的实验团队研发的新一代通用处理器,打破了外国对中国的技术垄断,为国家节省了上万亿元的经费。

祖国的微电子行业从二极管、三极管、大规模集成电路,到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枚“龙芯”CPU芯片的发展历程

2020年1月11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在北京举行了2019颁奖大会暨理事长就职典礼,在颁奖典礼上,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的研究员黄令仪荣获“2019年 CCF夏培肃奖”。

黄令仪在从母校华中工学院毕业后开始,直到现在一直在分立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龙芯CPU芯片的研发一线,

终其一生为我国计算机的核心器件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当然,这些成果和荣誉不仅是属于黄令仪个人,也属于她的团队。

▲黄令仪和其研究团队合影

获得CCF夏培肃奖时黄令仪已经84岁高龄,她的一生中从没有停下过前进的脚步,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从小立下的报国愿望。

如今,她终于完成了心中的志向,在她的引领下中国造出了国产芯片,成功打破了美国相关方面的技术垄断,她和她的团队为国家节省了上万亿经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春蚕把自己的蚕丝吐完就死了,蜡烛的蜡油像眼泪一样,等蜡油滴完的时候蜡烛也成为了灰烬,黄令仪一生正是如此。其实不仅仅是黄令仪,还有众多的科研人员为了中华之崛起、祖国的昌盛在默默地奉献自己的一生。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1208A05Q8A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