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开播!龙华英烈蒋光慈的事迹收录其中!

点击龙华英烈关注最新动态

  “这是一块红色热土,也是一片光荣的土地,这里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

这句话,描述的是安徽省金寨县这个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为了纪念从金寨走出的革命儿女,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于2021年1月7日晚8点在CCTV9频道播出。

在十多万名投身革命的金寨儿女中,龙华烈士纪念馆陈列的蒋光慈烈士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幼年的蒋光慈家境贫寒,性格嫉恶如仇、光明磊落。在他成长的岁月中,能文善诗的父亲教他识文断字,让他领略了文学之美。青少年时,蒋光慈经历过北洋政府的屈膝卖国,不堪国家民族如此受辱,悲愤填膺。在“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上海认识了陈望道等中国共产党早期成员,加入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

  作为文人,蒋光慈在当时混沌的中国,以笔为刀,搏击乌云、高唱战歌,投入了用文字治疗中国的队伍。作为左翼作家 ,他主持撰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用深入、细致的笔触描写和思考国民的未来,语言真挚动人,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品摘录

我的悲哀的中国,我的悲哀的中国,你怀拥着无限美丽的天然,你的形象如何浩大而磅礴!你身上排列着许多蜿蜒的江河,你身上耸崎着许多郁秀的山岳。但是现在啊,江河只流着很呜咽的悲音,山岳的颜色更惨淡而寥落!

——《哀中国》

蒋光慈

(1901-1931),安徽霍邱人。1920年进入外国语学社学习,后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任上海大学教授,并参与领导太阳社、春雷文学社等组织。曾主编《文学专号》《太阳月刊》《拓荒者》等刊物,创作《俄罗斯文学》《新梦》《少年漂泊者》《短裤党》《咆哮了的土地》等作品。1930年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候补常委。1931年病逝于上海。

微信号 : 龙华英烈

新浪微博:@龙华英烈

融媒体工作部供稿 供图 编辑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0108A0BZLI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