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今日财经观察第14期:地方两会释放环保信号,2021年不能错过的碳交易绿色金融!

地方两会释放信号强化环保产业发展,促进碳交易,实现碳中和也成为各地任务清单“标配”。2月1日起,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业内预测,2021年全国碳市场成交量或达到2.5亿吨,为2020年各试点交易总量的3倍。

【碳交易是什么?举个栗子就明白了】

假定全社会减排目标是2万吨二氧化碳,有两个企业需要进行减排,A 和 B,两个企业的减排成本不同,A 企业是 20 元/吨,B 企业是10元/吨。

如果采用行政命令式,让两个企业分别完成1万吨的减排任务,那么A 和B完成这2万吨的减排任务需要的成本一共是30 万元。

如果采用碳交易制度,B 企业把 2 万吨的减排任务全部承担,那么付出的减排成本是 20 万元。A 企业选择购买碳排放权来完成减排任务,花费 15 万元从 B 企业处购买了 1 万吨配额,那么A企业的减排成本是15万元,B企业获利的15万元抵消减排的20万元后得出B企业的最终减排成本是5万元,所以采用碳交易制度,A和B完成2吨减排任务的成本一共是20万元(5万+15万),远低于采用行政命令的30万元。通过碳交易,政府管理层面完成了减排目标,控排企业都节省了减排成本,形成多赢局面。

【普通大众如何参与到碳交易中呢?】

区块链让普通大众也能参与到碳交易中。区块链技术可以为碳交易的发展提供“大脑”,而碳交易可以为区块链技术落地提供“手脚”。区块链技术在碳交易领域的应用,是以其去中心化、信息透明且不可篡改的特性,使得碳交易从排放权获取、交易、流通,以及交易的每一步记录都可以留存在区块链上,利用区块链技术在每一次的交易里植入一个独特的数字身份芯片(碳交易虚拟货币简称碳币),以追踪交易链数据。通过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将碳交易所有权进行数字化分割,使得碳交易的所有权以及交易都被保存在一个数字账本上记录。交易所把数字化资产放入“钱包”,为用户提供一张类似支付卡,用户可以用这张卡进行支付,实现碳交易的小额支付,大大增强了碳交易的价值流通。

以率先在顺昌县建西镇开展试点工作“一元碳汇”项目为例:目前已有路兹村、慈太村和谢屯村三个村和90位林农超过6400亩的林地被作为项目碳汇林,经测算约可产生2.68万吨的碳汇量。扫一扫“一元碳汇”项目二维码,平台主页的醒目位置上显示着参与该项目的林农或村集体。首次实名认证后,大家即可按1元10千克碳汇量的价格,自愿认购有碳汇存量的林农或集体的碳汇产品。认购成功后公众可获得相应的积分和碳汇证书,认购的资金也将进入专门设立的公益账户。目前该项目尚处在购买碳汇阶段,但是如果借助区块链技术,消费者通过自产碳汇资产(比如低碳出行、节约用电等低碳行为获得的碳汇资产)和购买的碳汇资产都可以直接参与碳交易、支付和流通。

【碳交易绿色金融新机会 总结】

区块链区块链去中心化协议可以促进区域碳市场之间的连接和交易,结合分散式碳排放场景,创造透明、无忧、高效的低碳生活平台。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0225A0BYWK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