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中国传媒大学谢伦灿:文化创新催生出科技和文化融合新业态

最先出现在国家和地方的文化政策文本以及为文化科技融合而出台的一系列规划与行动方案当中。

文化科技是指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文化发展方式,并不断催生出科技和文化融合的新业态,发挥出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所产生的创新作用、引领作用、转化作用。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科技促进文化产生新样式、新产品、新服务以及科技活动、成果不断丰富其人文内涵的互动过程。几乎所有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都与文化艺术密切相关,其指向的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使得科技产品注入文化内涵、文化资源获得创新表达,促进着消费、生产乃至社会方方面面的深刻变化。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促进时代变迁。文化与科技相互激励,共同孕育出新样式、新模式、新业态,促使着人类的精神需求得到无尽开发和持续满足,推动着人本身的进化和社会的整体进步。

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使得科技产品和服务在满足人们极致化、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又激发出人们更深层次的审美化需求;也使得文艺类产品和服务在满足人们体验化、交互性的基础上,又激发出人们更富创意的场景化需求。可以说,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正在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期盼的过程中,开辟出超越物质需求之上的无尽发展空间。[1]

《流浪地球》首先积极探索中国本土文化,巧妙将各种中国元素植入到影片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科幻影片风格。在影片主题上,《流浪地球》是一部典型的中国特色的新主流电影,明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递正能量。《流浪地球》的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体现了中国人对科学的执著精神,也得益于其团队的精心制作与不懈探索。从特效制作的数量上看, 《流浪地球》整部影片一共有2003个视效镜头,其中75%的特效由国内影视特效制作公司MOR E VFX完成, 德国和韩国特效团队的部分仅占25%。[2]对于科幻电影观影效果而言, 影视特效意义重大。从影片制作质量上看, 《流浪地球》在我国特效电影史上可谓出类拔萃,无论是大气磅礴的冰封地表奇观, 还是绚丽宏伟的太空景观,亦或熙熙攘攘的地下城景,每个画面都经得起科技的玩味与文化的考量。《流浪地球》的团队表示, 在特效制作中, 精确到每一个细节才能使画面有真实质感, 例如在风雪交加的地表上, 漫天白雪落在人的头盔上会弹起一定弧度再落下, 这种雪花与救援队员外形产生互动的细节使得画面更真实。[3]《流浪地球》的成功证实了我国文化科技发展水平已突破原有的技术水平, 其特效制作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标志着中国影片在制作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彰显了我国文化科技的综合实力。

[1]李万,文化科技深度融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学习时报 2018-08-29 006 科技前沿。

[2] 饶丹:《〈流浪地球〉:让中国科幻电影不再“流浪”》, 《湖南日报》, 2019年2月22日第14版。

[3]刘小冬、苏洋:《与视效主创谈〈流浪地球〉的特效创作与实现》, 《电影艺术》, 2019年第2期。

谢伦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微信公众号:文化工匠

(每日更新,用匠人的脚踏实地与你一起重拾文化自信)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0228A05PBO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