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何宝宏:“连接"的打怪升级路

万物互联,不是像宇宙诞生那样BANG的一声就实现了,也是有规律的,是有次序的。至少以互联网为中心观察连接时,是这样的。

从技术层级的角度看,万物互联经历了物理连接、逻辑连接、文档连接和数据连接等的发展历程。并且,每一次连接都是后一次连接的前提和基础。

当业界通过物理互联完成了单一功能的电话互联后,就希望还能够连接通用功能的计算机,于是就有了TCP/IP。当业界完成了计算机的互联后,又希望能精确连接计算机只上的文档/应用,于是就有了WWW。当业界完成了文档的互联后,又希望能直接将文档中的数据/知识连接起来,于是就有了语义网和知识图谱等。

物理连接主要指电信基础设施,典型连接介质是无线的WIFI/4G或有线的光纤/电缆等。电话网连接的路由地图册是手工制定的,连接的终端是通过E.164统一编号了的单功能电话。物理互联的辉煌时代,大约是在1950-1990年代。

逻辑连接主要指Internet(即基于TCP/IP的互联网)。TCP/IP是把不同物理介质的物理网络,连接成了一个可以全球协同工作的、分布式的、开放共享的逻辑网络。互联网连接的路由地图是非手工方式的,而是通过机器学习(路由器的算法)动态绘制的,所连接的是通过IPv4/IPv6地址统一编号了的通用终端——计算机(智能手机也是计算机)。逻辑连接的黄金时代,大约是在1980-2005年。

文档连接主要是指通过WWW技术,基于互联网把全球的文档Link起来。文档连接的Link,又回到了手工绘制路由图的时代,站长可以没任何理由地让一个文档Link向另一个。连接的是通过URI统一编号了的文档或应用。WWW连接的巅峰期,大约是1995-2010。

当文档连接完成后,新的欲望再次出现,因为WWW连接文档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关联文档中的数据。之前的语义网和Linked Data,当下很热的知识图谱,都是为了这一目的,都是开始强调数据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数据本身。当然数据之间的关系,已经很难像WWW那样生硬地拉郎配了,需要机器学习和编织。

但数据连接的前提,是数据的开放和共享,甚至人工做些标记(因为机器还不太行)。另外,全球的数据也还没有统一的ID,也会造成很大困扰。目前,我们正处于如何实现数据互联的阶段。

从物理连接、逻辑连接、文档连接到数据连接,下一个应该是智能的连接了。毕竟,现在的AI还是单体的智能,而我们人类能够爬上食物链的顶端,不是因为单体的力量和智慧,而是相互连接的社群力量和智慧的结果。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201G0H4SB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